大家今天跟大家唠唠我这个外地户口,是咋在成都把房子给买下来的事儿。这事儿,搁以前我觉得挺难的,毕竟不是本地人,条条框框肯定多。但琢磨挺久,加上确实有在成都安家的想法,还是决定试试看。

摸清政策是第一步

我这人干事儿,喜欢先弄明白规则。外地人在成都买房,最关心的肯定就是“我有没有资格买?”这问题。我那会儿也是一头雾水,就在网上瞎看,问几个在成都的朋友。得到的消息都差不多,说要么得在成都稳定就业,交够一定年限的社保,要么就是纳税记录达标。具体几年,政策还老变,所以我决定自己去搞清楚。

关键点来,我下个叫“天府市民云”的APP,听说能在上面查购房资格。我捣鼓半天,实名认证、刷脸,还真挺方便。在上面绑定我的社保信息,系统自动就给出个结果,告诉我符不符合条件。还我因为工作原因,在成都这边公司给缴的社保一直没断过,年限也够。看到那个“符合购房资格”的提示,心里那块大石头总算落下一半。

开始漫长的看房路

资格有,下一步就是真刀真枪地看房。这又是个体力活加脑力活。我先是定几个大概的区域,考虑上班通勤、生活便利啥的。新房、二手房都去看,各有各的也各有各的坑。

找个中介小哥,人挺实在,带着我跑不少楼盘和小区。新房,看着是新,但要么位置偏,要么就是期房,得等好久,心里不踏实。二手房,地段好的,看得上的,价格又噌噌往上涨。那段时间,周末基本上都耗在看房路上,累是真的累。

  • 看高新区的,那边产业多,但是价格也确实高。
  • 也看天府新区的,规划得未来可期,就是现阶段配套还差点意思。
  • 综合考虑,还是在主城区附近找个相对合适的二手房。

准备材料和搞定贷款

看中房子,就得谈价格、签合同、办贷款。这环节又是一堆事儿。外地户口,银行那边审得尤其细。

是准备材料,那叫一个多:

  • 我自己的身份证、户口本(老家的)。
  • 婚姻状况证明(我当时是已婚,还得提供配偶的证件)。
  • 最重要的,就是那个连续缴纳社保的证明,这个得去社保局打印,盖章才有效。
  • 还有收入证明、银行流水,银行要评估你的还款能力。

我因为流水还不错,工作也稳定,贷款审批还算顺利。但银行的人也明确说,外地户口贷款,政策卡的比较严,要是中间社保断或者不稳定,可能就麻烦。首付比例和利率,也得按当时的最新政策来,我那时候还没赶上特别紧的时候。

签合同和过户

贷款审批通过后,就是签正式的购房合同。现在成都这边很多都推行电子签约,叫“蓉e选房”啥的,我那个二手房交易倒是线下签的纸质合同,买卖双方、中介都在场,一条一条核对清楚。涉及到钱款,特别是首付、定金、尾款怎么给,贷款啥时候放,合同里都写得明明白白。

签完合同,交首付,就等着银行放款,然后去办过户。过户那天也挺折腾,要去房屋交易中心,排队、审核材料、缴税。说到税,当时好像有个契税的政策调整,跟房子面积大小有关,具体多少个点我记不清,反正是按规定交。拿到新的房产证那一刻,心里才算是真踏实。

总的来说,我这个外地人在成都买房的过程,确实比本地户口的朋友要多费点劲,尤其是在资格审核和贷款这块儿。但也不是完全没可能。关键就是:

第一,提前把政策彻底搞懂,特别是社保或纳税这些硬性要求,自己是不是满足条件。

第二,材料一定要准备齐全,需要啥就提前准备免得来回跑。

第三,多点耐心,买房是个大事儿,中间环节多,手续杂,心态放平慢慢来。

现在住进自己的房子里,虽然过程挺折腾,但感觉一切都值。希望我的这点经历,能给同样想在成都安家的外地朋友们一点点参考。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4-0858-9752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