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孩子上学这事儿,每年到这个时候,总有朋友来问我,尤其是这报名材料,总有人搞不清楚,特别是那个户口本,到底要不要?是不是必须的?今天我就跟大家唠唠我当年给我家娃办入学时候的亲身经历。
记得那会儿,我家孩子快到上小学的年纪,我也跟现在很多家长一样,有点小焦虑,提前小半年就开始打听。这上学报名,到底要准备些一开始我也是两眼一抹黑,听别人说的五花八门,心里更没底。
就是个实践派,光听别人说不行,得自己跑一趟才踏实。我就先去我们家划片那小学的传达室问问,保安大爷挺热心,指指旁边的公告栏,上面贴着当年的招生简章。我拿手机拍下来,回家仔仔细细研究。
后来我又怕信息不全,还在他们学校的网站上(那时候有些学校开始有网站,虽然信息更新不一定及时)找找,又在一些本地家长群里问问。综合各方面信息,基本上就清楚要准备哪些东西。
我的准备过程
我当时是这么一步步准备的:
- 第一步,确认核心材料:看来看去,别的材料可能有弹性,比如有的地方要居住证,有的不要,但户口本,那是板上钉钉,跑不的!招生简章上明确写着要提供户口簿原件和复印件。
- 第二步,整理户口本:我就把我家的户口本找出来,从头到尾检查一遍。确认孩子的信息页没问题,我们夫妻俩的信息页也都在。特别注意户主页、孩子本人那一页,还有我们父母各自的那一页。
- 第三步,复印!复印!复印!:重要的事说三遍。学校要求提供复印件,我就拿着户口本原件去复印店。当时学校要求的是户主页、孩子本人页、父母页都要复印。我多复印几份,想着万一哪里填错或者弄丢,还有备用的。这个小习惯后来证明挺有用的。
- 第四步,准备其他配套材料:除户口本,当时我们这边还需要房产证(或者购房合同,如果是租房的,那就要租赁合同和备案证明之类的),孩子的出生证明,还有疫苗接种本(那个绿本本或者白本本),我们夫妻俩的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我把这些东西都分门别类放进一个文件袋里,户口本和房产证这种最重要的放最上面。
划重点:这个户口本,真的是重中之重。当时去现场报名的时候,老师第一个就要看户口本原件,然后对照复印件,还要看房产证地址和户口本地址是不是一致(我们那时候是“房户一致”优先)。信息核对得那叫一个仔细。
我记得当时排我前面的一个家长,就是因为户口本没带全,好像是缺孩子爸爸那一页的复印件,结果就被要求回去补齐再来,那叫一个折腾。
你要问我孩子读书需要户口本吗?根据我的亲身实践,答案是:太需要!至少在我经历的那个阶段和我们那个地方,没有户口本,报名这关基本上是过不去的。
现在政策可能每年都有微调,不同城市、不同区县可能具体要求会有点小差异。比如说,我听说有些地方对集体户口、或者户口不在本地但在本地有房产/长期居住的情况,有另外的细则。但不管怎么变,户口本或者能证明身份和户籍关系的文件,肯定是基础中的基础。
我的经验就是,提前准备,仔细研究目标学校和当地教育局发布的官方通知,把要求的材料,特别是户口本,原件复印件都准备齐全。这样到时候才不会手忙脚乱,顺利给娃报上名。这事儿,马虎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