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孩子户口能迁几次这事儿,真是让我这当爹的跑好几趟腿,记忆犹新。我也没想那么多,觉得这不就是个手续嘛还能有多麻烦。
我家娃刚出生那会儿,是在医院直接开的出生证明,然后就寻思着赶紧把户口落。当时我跟孩子妈的户口不在一块儿,商量一下,觉得先落在妈妈那边好像方便点儿,离得近,办啥事也快。就拿着出生证明、我俩的身份证、结婚证、户口本这些东西,去孩子妈户口所在地的派出所。
第一次迁户口,从妈那儿到我这儿
第一次落户还算顺利,填些表,交材料,没过多久就办下来。当时还挺高兴,觉得这事儿就算。可谁知道,过大概一两年,因为工作变动,我换个地方,单位这边有些福利政策,说是要求孩子户口得跟我在一块儿才能享受。再加上我这边房子也稳定下来,想着以后孩子上学啥的,可能还是跟着我这边方便。
得,又得折腾迁户口。
这回就比第一次麻烦多。先得去我这边,也就是迁入地的派出所问清楚需要啥手续。人家给列一堆,大概就是要我的户口本、身份证、房产证明(或者单位的集体户口证明)、孩子跟我的关系证明(出生证明就行)、还有就是得让孩子妈那边户口所在地的派出所同意迁出。
然后我就开始两头跑。先回孩子妈那边派出所申请迁出,那边也得看一堆材料,确认我这边派出所同意接收,才给开一个好像叫“户口迁移证”的东西。拿到这个证,心里才算踏实一半。
接着马不停蹄地回到我这边的派出所,把所有材料,包括那个刚到手的迁移证,一股脑儿全交上去。工作人员审核好半天,各种核对信息,签字盖章。那段时间,请假跑这些事儿都快成家常便饭。总算是把娃的户口迁到我名下,户口本上多新的一页,看着心里才算石头落地。
后来又琢磨学区房的事儿
本以为这下总该消停?结果没过几年,眼瞅着孩子快到上小学的年纪。我们这儿,好学校都跟房子挂钩,也就是所谓的学区房。我们当时住的房子,对口的学校很一般。为孩子上学,我跟媳妇一合计,咬咬牙,在另一个区买个小房子,就图那个学校
买房子,下一步自然又是迁户口。对,你没听错,又得迁!这回是从我现在的户口所在地,迁到新买房子那个区的派出所。
流程嘛大同小异,但感觉好像更严点。因为涉及到学区,派出所那边审核得特别仔细。又要房产证,又要实际居住证明(比如水电费单子啥的),还得确认我们不是临时挂靠。又是准备材料,又是跑派出所,填表、排队、等通知。
这回我特意问下办事儿的民警,我说这孩子户口到底能迁几次?我这都第三次(算上出生落户的话)折腾。人家笑笑说,理论上只要你有正当理由,符合迁移政策,比如买房、投靠亲属、工作调动这些,没有明确说限制你迁多少次。但是,每次都得按规矩来,手续一道都不能少,而且不是你想迁就能立刻迁的,得符合人家的条件,比如有的地方要求落户满几年才能入学啥的。
听他这么一说,我心里大概有数。就是说,国家没规定死只能迁一两次,关键看你符不符合条件,理由站不站得住脚。但实际操作起来,每一次都是一次“长征”,费时费力。
你要问我孩子户口能迁几次?我的实践经验就是:只要你有正当理由和符合条件的接收地,理论上不限次数。但每一次迁移,都得扒层皮。我这为工作、为上学,已经折腾两次迁移,希望这回在新家能安稳落定,别再有下一次,真是跑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