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折腾记录:孩子上学,户口到底跟谁走?
说起来这事儿,估计不少当爹妈的都头疼过。眼瞅着孩子一天天长大,马上就要到上小学的年纪,这户口问题就成家里头等大事。到底小孩上学,户口应该落在谁头上?是跟爸还是跟妈?还是说,压根就没那么多讲究?我当初为这事儿,可真是跑不少路,问不少人,今天就跟大家唠唠我的那段经历。
我家那会儿情况是这样的,我跟我媳妇儿(那时候还是媳妇儿)工作地点离得挺远,孩子出生后户口就先跟着妈落在她老家那边,想着小地方限制少。可一晃几年,眼看就要在北京上小学,北京这边的政策,那叫一个严。我们当时住在租的房子里,没房产,这就麻烦。
第一步:摸底排查,搞清自家条件
我先是自个儿琢磨,孩子户口在外地,我们在北京工作,有居住证,但是没买房。这条件,想在北京上海淀、西城这种教育好区上学,基本是没戏。就算是一般的区,就近入学也得看房产和户口。我当时就觉得,这事儿悬。
第二步:到处打听,官方非官方信息一大堆
光自己想没用,得问。我先是问身边有孩子上学的朋友,好家伙,说法五花八门。有的说必须“人户一致”,就是孩子户口得在实际住址,而且这房子还得是父母名下的;有的说租房也行,但得提供一堆证明,排位肯定靠后;还有的说,只要在一个区有户口,就能在这个区上学,不一定非得是学区房对应的那个。
听得我一个头两个大。后来想,不能光听别人说,得找官方渠道问问。我就先打我们租房所在街道的电话,问负责入学那块儿的人。电话里倒是挺客气,但说得也比较官方,大概意思就是,政策每年都可能微调,具体看当年的细则,但总的原则是“房户结合,就近入学”。
第三步:实地跑腿,去教育部门问个明白
光打电话感觉还是不踏实。正好有天请假办事,我就顺道去趟区里的教育委员会,想找专门负责小学入学的部门问问。那地方人不少,排会儿队。轮到我,我把我家情况一说,工作人员倒是挺直接,告诉我:
- 没北京户口,按外地户籍对待,需要审核“五证”(现在可能更多或不同,当时是五证),审核通过,区里给协调安排入学,但基本别想挑学校,都是看哪个学校还有空位就塞哪儿。
- 就算有北京户口,但不是本区的,也麻烦,得办借读,手续也不少。
- 最好的情况,就是孩子户口在本区,且落在父母名下的房产上,也就是所谓的“人户一致”。这种是入学顺位最靠前的。
- 至于户口跟爸还是跟妈,人家说,只要孩子户口落在本区的房产上,这房产证上有父或母的名字就行,跟的是谁没关系。关键是户口所在地和房产所有权。
听完这些,我心里基本有谱。说白,想在北京顺利上个还不错的公立小学,要么你有过硬的关系(咱没有),要么就老老实实按规矩来,买房,迁户口。
第四步:家庭内部商议,最终拍板
回家跟我媳妇儿一商量,俩人都觉得,为孩子上学,这房是早晚得买。当时我们手里攒点钱,加上两边老人支持一点,就开始看房。目标很明确,就看那些能落户、学区还过得去的房子。过程也是一波三折,看房、选房、贷款、过户,忙活大半年。
房子搞定,接下来就是迁户口。因为房子买在我名下,商量下来,决定把孩子的户口从她妈老家那边迁到北京,落在新买的房子地址上,户主自然就是我。这又是一通跑派出所、开证明的流程。
的结果
等所有手续都办妥,孩子的户口正式落在北京新家的地址上,我心里那块大石头才算落地。到第二年孩子报名入学的时候,因为我们满足“人户一致”的条件,非常顺利地就近被我们家对应的那个小学录取。
你要问我小孩上学户口跟谁走?我的实践经验是:
- 关键看你想让孩子在哪儿上学,以及那个地方的入学政策是
- 大多数城市,尤其是大城市,都看重“人户一致”,也就是孩子户口、实际居住地、房产证(父母名下)三者统一。
- 户口跟爸还是跟妈,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户口落在哪里,以及这个落户地址是否满足入学条件(比如是不是在父母名下的房产地址)。
这整个过程,真是挺折腾人的,但也让我明白,关于孩子上学这事儿,一定得提前规划,提前解政策,别等到跟前儿才抓瞎。希望能给正在为这事儿发愁的家长们一点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