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今天就跟大家唠唠这个北京户口的事儿,不少人私下问我,说办个北京户口到底得花多少钱。这事儿,真不是菜市场买白菜,明码标价。
我自个儿也折腾过这事儿,前前后后搞好一阵子,所以今天就掏心窝子给大家说说我的经历。
为啥要琢磨这事儿
一开始也没太当回事儿,在北京漂着,有工作有住的,感觉也还行。后来孩子慢慢大,眼瞅着要上学,这心就开始慌。没北京户口,上学是个大麻烦,各种政策限制,借读费什么的先不说,关键是选择少,心里总觉得不踏实。为孩子,也为以后自个儿养老方便点,就动心思,琢磨着怎么能把户口弄到北京来。
开始打听和碰壁
刚开始两眼一抹黑,到处打听。听说的路子五花八门:
- 找有指标的公司: 这条路对应届生比较友但我早不是应届生,这条路基本堵死。而且就算有指标,那竞争也激烈得很。
- 结婚投靠: 找个北京户口的结婚,然后等年限。我倒是结婚,但另一半也不是北京的。而且听说这年限也越来越长,还得满足一堆条件,感觉不靠谱。
- 人才引进: 听说有些高学历、有技术的人才能引进。我瞅瞅自个儿,普通本科,工作经验是有,但要说啥特殊人才,好像也够不上特别牛的那种。
- 积分落户: 这个听起来好像是条路,说是看你的学历、社保、纳税、年龄、住处什么的,攒够分就行。
- 投资: 也听人说过,在某些郊区投个几十万甚至上百万,搞个什么企业的,或者买个指定的房子,能办个小城镇户口。但我一打听,这钱投进去也不是马上就能拿回来的,而且那户口跟城里的是不是一回事儿也难说,水太深,我这点家底可不敢瞎折腾。
这么一圈问下来,感觉最可能沾点边的就是积分落户。
我的积分落户折腾记
定积分落户这条路,我就开始准备。那真是个体力活加脑力活。
第一步,算分。 我对着那个积分政策一条条看,学历加多少分,社保交多少年加多少分,有没有纳税加分,有没有房产加分,有没有获奖加分… 算来算去,感觉自己离那个分数线还差着一截。心里那个凉。
第二步,补短板。 没办法,差分就得想办法补。当时为能多点纳税记录加分,我甚至考虑过是不是要换个工资高点、纳税多的工作。但好工作哪那么好找,而且换工作还有社保断缴的风险,真是愁人。还有那个社保年限,差一年都不行,只能老老实实熬着。我为这个社保连续,硬是在一个当时不太想待的公司多待一年多,每天上班都感觉是为那几分在熬,那滋味,真是一言难尽。
第三步,准备材料。 等感觉分数可能差不多,就开始准备各种证明材料。那叫一个复杂!什么学历认证、学位认证、无犯罪记录证明、纳税证明、社保记录、居住证、房产证或者租房合同… 反正就是跑部门、开证明、盖章。有好几次,一个证明因为格式不对或者信息有点小出入,就得重新跑一趟。那段时间,请假去办这些事儿都成常态,腿儿都快跑细。
整个过程下来,你说花多少钱?
明面上的费用,可能就是一些证明文件的工本费,加起来没多少。但隐形成本太高!
- 时间成本: 前后准备、研究政策、跑材料,大半年甚至一两年的时间搭进去很正常。
- 精力成本: 天天惦记这事儿,生怕哪个环节出问题,焦虑得很。
- 机会成本: 为满足某些条件(比如社保连续、稳定住所),可能放弃更好的工作机会或者发展可能。
我还听说有人为省事找中介,那费用就不好说,几万到几十万的都有,但靠不靠谱,能不能真办成,也是个未知数,反正我是没敢试。
结果和感悟
折腾小两年,总算是把积分落户的申请提交上去。每年那个分数线都在变,心里还是七上八下的。结果出来,分数线又涨,我还是差那么一点点。当时心里真是五味杂陈,有点失落,但好像也松口气,至少努力过。
后来因为工作变动,加上孩子上学也暂时通过别的途径(比如多花点钱上私立或者国际学校)解决,这事儿就先放下。
回到最初的问题,“办理北京户口多少钱?” 我这实践下来,感觉就是:
这玩意儿,真不是用钱能直接砸出来的。
它看的是你的条件、你的资历、你的耐心,还有那么一点点运气。所谓的“钱”,更多的是体现在你为满足那些硬性条件所付出的时间、精力和机会成本上。至于那些号称花钱就能搞定的路子,我劝大家真得擦亮眼睛,别坑没填上,反倒掉进另一个坑里。
我的经历大概就是这样,希望能给大家一点参考。这事儿,不容易,得慢慢来,还得看政策和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