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今天正好有空,就跟大家唠唠我前阵子碰到的一件事儿,就是关于这个户口所在地和籍贯的事儿。年轻时候真没太在意这俩有啥不一样,填表啥的有时候就随便写写,或者看哪个顺眼填哪个。但最近帮孩子弄点升学相关的材料,里面清清楚楚要填这两项,还特别标注不能错,我这才真的上心去琢磨一下。
我自个儿也迷糊。我的户口本上明明白白写着我现在住的这个城市,这肯定是户口所在地,没跑。可籍贯那一栏,写的却是我爸的老家,一个我几乎没回去过几次的小县城。这就让我有点犯嘀咕,这俩不一样,平时好像也没啥影响,但这回办的这事儿,人家既然特意强调,那肯定得弄准确。
我就想着,得搞清楚到底咋回事。实践出真知嘛,我先把家里的户口本、身份证都翻出来,仔仔细细又对一遍。户口本上确实是两个不同的地方。
那咋区分?
我就按我自己的理解,加上后来顺便问下社区负责户籍那块儿的工作人员,大概是这么个意思:
- 户口所在地:这就简单,就是你现在户口本登记在哪个派出所,哪个地址,就是这儿。它跟着你搬家、迁户口走,是动态变化的。你人到哪儿,合规手续办,户口就能落到哪儿,这个地方就是你的户口所在地。像我,年轻时在外地上的大学,户口迁过去过,后来工作,又迁到现在这个城市,所以我的户口所在地就变好几次。
- 籍贯:这个就有点“寻根问祖”的意思。按我打听来的说法,一般是看你爷爷那时候长期住的地方是哪儿。这个籍贯,原则上是跟着父系走的,而且一般情况下,一旦确定,就不怎么变。不管你后来户口迁到天南海北,你的籍贯还是指向那个老地方。所以我的籍贯一直是我爷爷辈儿的那个小县城,就算我爸后来出来工作定居,我也在这个大城市出生长大,籍贯也还是写的那儿。
搞明白就好办。我对着要求,把孩子的材料仔仔细细核对一遍,户口所在地填我们现在住址对应的派出所辖区,籍贯就按照户口本上写的,填他爷爷的老家。这样心里就有底,不怕因为这种小细节出什么岔子。
这事儿也提醒我,平时咱们可能觉得户口本上这些信息不常用,或者混淆也没啥大不。但真到某些关键时候,比如办重要证件、孩子上学、或者一些政审场合,人家可能就抠得很细。咱自己心里得有数,知道这两个不是一回事儿,真要填的时候,最好还是翻出户口本确认一下,别想当然给填错。
也就是我自个儿琢磨和实践的这点儿经验,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帮到可能也有同样疑惑的朋友。别看是小事儿,有时候就因为这个卡住,那多耽误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