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今天正好有空,跟大家唠唠我前段时间折腾这“农转非”户口迁回老家的事儿。真是一把辛酸泪,跑前跑后没少费劲,希望能给有同样想法的朋友提个醒儿,或者说,给点实际的参考。
为啥要折腾这事儿?
先说说我为啥要干这事。当年年轻嘛觉得城市户口香,读书毕业或者找工作啥的,就把户口弄到城里去,成所谓的“非农业户口”。可这年纪大,父母在老家身体也不太城里这工作,也就那样,不好不坏的,加上这几年环境一变,就琢磨着还是回老家踏实点,至少能守着爹妈。
第一步:摸情况,碰钉子
刚开始想得简单,以为就是去派出所填个表的事儿。结果一问才知道,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我先是打电话问老家那边的派出所,人家就说,你这“非转农”现在基本不可能,政策卡得死死的。最多,是看符不符合条件,把户口本上的地址迁回老家,但那个“非农业”的戳,大概率是改不回“农业”。
这下我有点懵,但想着,能迁回去也行,至少人在老家,办事方便点。然后人家就说,你得先问问你们村里同不同意。
第二步:回老家,攻克村委会
没办法,只能请假回趟老家。这事儿,关键就在村委会或者说村集体这关。我直接找到村支书和村主任,把我的情况一五一十说,为啥要回来,回来干爹妈确实需要人照顾等等。好在我爹妈在村里人缘还行,我也算是村里出去的,小时候大家都认识。
村干部听之后,没立刻答应,说是要开个会,还得村民代表啥的同意。具体咋操作各地不一样,我们这边就是要大部分村民代表签字画押。那段时间,我天天在村里转悠,见人就递烟说好话,把自己的难处和想法跟大家伙儿解释。总算是拿到村委会盖章的同意接收证明。这一步,真的挺看人情和实际情况的,不是说你想回就能回。
第三步:准备材料,跑断腿
村里同意,派出所那边才认。接下来就是准备一大堆材料,我当时准备的有这些:
- 我本人的身份证、户口本(原件复印件都备着)。
- 村委会开的同意接收证明(这个最关键)。
- 我得证明我在城里没稳定工作,搞个失业证明,或者叫未就业证明啥的,这个也挺麻烦,得去档案所在地或者社保局折腾。
- 如果原来在老家有房产证或者土地使用证啥的,也带上,能增加说服力。
- 好像还要写个书面申请,说明为啥要迁回去。
反正就是各种证明,缺一不可,为凑齐这些玩意儿,我在老家和我户口在的那个城市之间来回跑好几趟,真是身心俱疲。
第四步:提交申请,耐心等待
材料准备齐,就带着所有东西,去老家镇上的派出所户籍窗口正式提交申请。工作人员会审核材料,然后填一堆表格。弄完之后,就给个回执,让回去等消息。说是要报到上级公安机关审批,这个等待时间可长可短,我当时心里挺没底的,隔三差五就想打电话问问,但也只能干等着。
第五步:拿到“准迁证”,办理迁出
大概等一个多月,终于接到老家派出所的电话,说审批通过!让我去领一个叫“准予迁入证明”的东西。拿到这个“准迁证”后,事情还没完。
我得拿着这个“准迁证”,还有我的身份证、户口本,回到我原来户口所在的那个城市派出所,办理“户口迁出”手续。他们会收回我原来的户口本,然后给我开一张“户口迁移证”。
第六步:落户老家,尘埃落定
一步,就是拿着这张“户口迁移证”,还有身份证,“准迁证”啥的,再次回到老家派出所。工作人员验过材料无误后,就给我办理落户手续,打印新的户口本。
拿到新户口本那一刻,心里才算踏实。 不过户口本上,“户别”那一栏,果然还是写的“非农业家庭户”。也就是说,我人是回来,户口地址也回来,但性质没变。村里的地、分红这些,基本上就跟我没啥关系。但对我来说,能回来照顾父母,也算达到主要目的。
这整个过程挺折腾人的,政策各地不一样,难度也不同。如果你也想办,一定得先去老家村里和派出所问清楚具体要求和可能性,做好打持久战和跑断腿的准备。而且对结果也要有个心理预期,别想着一定能变回农业户口。行,就分享这么多,希望能帮到有需要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