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今天正好有空,跟大家唠唠我前两天琢磨户口本上那个“户籍性质”的事儿。
事情是这样的,前几天帮家里人整理材料,要填个表,上面就有个栏目,让写“户籍性质”。我当时就有点懵,这玩意儿平时谁没事儿老记着?印象里好像听过什么“农业”、“非农业”的,但具体自家是哪个,还真说不准。
没办法,干脆,行动起来!我这就去翻箱倒柜,把家里那个有点年头的户口本给找出来。那本子瞅着有些日子,边角都有点卷。
拿手里沉甸甸的,我一页一页地翻,先找到我自己的那一页。仔仔细细看半天,眼睛都快贴上去。找到!在“户别”那一栏,清清楚楚印着几个字儿:城镇居民户。
,原来是“城镇居民户”。
琢磨琢磨这几个字
看到这几个字,我这脑子就开始转悠。想起来小时候,好像老听大人们念叨,分什么“吃商品粮”的“非农业户口”和“种地”的“农业户口”。那时候感觉差别老大不小的,好像待遇啥的都不太一样。
我记得我爸妈他们年轻那会儿,能从“农业”转成“非农业”,那可是件大事儿,得费老大劲。
再看看我户口本上这个“城镇居民户”,我估摸着,这就是以前“非农业户口”里的一种?好像以前“非农业”里面还挺复杂的,有什么“城镇户口”,“集体户口”啥的。
我们家这种,一本上就我们一家几口人,名字都在上面,应该就是最常见的“家庭户口”。要是上大学或者在某些单位,户口落在集体,那估计就是“集体户口”。
现在的变化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好像没那么强调“农业”和“非农业”的区别。听新闻里说,好多地方都统一登记成“居民户口”,不再特意区分“农”和“非农”。估计是为管理方便,也显得更平等点儿。
你看,就为填个表,我还把这户口本的历史小研究一番。实践下来发现,也没那么玄乎:
- 第一步: 找到你家的户口本。
- 第二步: 翻到你自己的那一页。
- 第三步: 找到“户别”或者类似名字那一栏。
- 第四步: 看上面写的具体是比如“城镇居民户”、“农村居民户”或者别的。
基本上,这么一走流程,自己是啥户籍性质就一清二楚。虽然现在这“性质”的具体影响跟以前比可能小多,但办事儿填表的时候,该弄清楚还得弄清楚不是?
行,这就是我这回琢磨“户籍性质”的全过程,分享给大家,万一哪天你也得填表用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