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河北取消农业户口这事儿,也不是一天两天,我这儿也算亲身经历或者说看着它一步步过来的。
最早有这个风声,得是好几年前,具体哪一年我这记性也模糊,大概是2014年前后。当时就听说,省里头好像发个啥文件,叫什么《关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之类的,挺长的名儿。那会儿我正好因为点家事儿,经常回老家跑,村里大喇叭也隐约广播过,镇上好像也开过几次会,意思就是以后不分啥“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
刚开始的动静
刚听到这消息,村里头炸锅倒不至于,但议论是真不少。大伙儿最关心的,就那几样:
- 地咋办? 这应该是最核心的问题。祖祖辈辈都是农民,靠地吃饭,这户口性质一变,我们的宅基地、责任田还在不在?以后还能不能分地?当时村干部也解释,说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让大家伙儿放宽心,地还是你们的。但心里头,总有点嘀咕。
- 待遇会不会变? 以前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在养老、医疗、孩子上学这些事儿上,多多少少还是有点区别的。这一合并,是往好变,还是有啥影响?当时说法是都要统一成“居民户口”,享受一样的公共服务。听着是挺但具体咋落实,心里没底。
实际操作起来
这事儿就慢慢推开。我记得有一次去派出所给家里人办点事儿,顺便就问户籍警。人家就说,现在系统里已经没有农业、非农业的区分,统一登记成“居民户口”。你去看户口本,户别那一栏,以前写“农业家庭户”或者“非农业家庭户”的,后来新办的或者更换的,就直接写“家庭户”。
具体到咱老百姓身上,感觉好像不是那种翻天覆地的变化。不是说今天宣布取消,明天你就得立马去换本儿。更像是一种政策上的明确和系统里的更新。你不用特意去跑这个事儿,很多时候是你在办理其他户籍业务,比如迁户口、换户口本的时候,新的本子自然就变成“居民户口”。
我表弟家孩子当时正好要上小学,以前好像还得看户口性质啥的,那次就听说手续简化些,只要是划片内的居民户口就行,没再强调农业非农业。这算是个实际感受到的变化。
这几年看下来
现在回过头来看,取消农业户口这事儿,影响还是挺深远的。
最明显的是心理上的感觉。以前总觉得“农”和“非农”像两道坎,城里乡下分得清清楚楚。现在都叫“居民”,感觉上是拉平一些。虽然城乡差距不是改个名儿就能抹平的,但这至少是个方向,是打破二元结构的一步。
还有就是,感觉人口流动确实更方便点。以前你要从农村迁到城里,限制挺多的。现在统一成居民户口,虽然各地落户还有具体的条件,但至少户口性质本身不再是个硬性障碍。我认识的几个年轻人,去石家庄或者其他市里发展,落户比以前听说要容易一些。
至于大家最关心的土地问题,这些年看下来,确实是按照“地随人走”或者说保持承包权不变的原则在弄。土地确权也搞好几年,就是把谁家有多少地,边界在哪儿,都给你弄得清清楚楚,发个证。这样一来,不管你户口本上写的是那地还是你的承包权。
河北取消农业户口这事儿,对我个人或者说我们家这边来说,更像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一开始有点担心,后来发现生活照旧,再后来慢慢体会到一些细微的变化和便利。算是个顺应大趋势的改革,让城乡之间的那道墙,看着没那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