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当年考上上海的大学,那会儿真是挺激动的。家里人也都替我高兴。录取通知书寄来,厚厚的一大包,里面除介绍学校的、通知报到的,还有一张挺重要的纸,就是关于迁户口的事儿。
当时我拿到那张纸,老实说,有点懵。上面写着可以自愿选择把户口迁到学校的集体户口上。我第一反应是,迁过去?那我不是成上海户口?听着就挺美。
赶紧问我爸妈,他们也拿不准。我爸就说:“迁过去好不会不会毕业就留在上海?”我妈就比较担心:“迁出去,家里的地啥的会不会受影响?以后要迁回来麻不麻烦?”
那几天我就琢磨这事儿。也问几个考到外地的同学,大家的说法都不一样。有的说必须迁,学校要求的;有的说迁方便,在学校办个啥事儿,或者找个兼职,可能用得上本地户口;还有的说千万别迁,就是个集体户口,毕业你要是留不下,还得打回原籍,折腾一圈,没啥用。
当时我是怎么想的?
我先是去解一下这个“集体户口”。搞明白,这跟咱们想象中的永久上海户口完全是两码事。它就是读书期间临时放你户口的地方。毕业的时候,你要是能找到符合当年落户政策的工作,比如通过那个传说中的72分打分啥的,才能真正留下。否则,哪儿来的,还得回哪儿去。
我掂量一下自己:
- 学习方面: 我就是个普通学生,能不能达到毕业留沪的那个高标准,心里真没底。
- 未来规划: 当时对毕业后到底是在上海发展,还是回老家,挺迷茫的,没想那么远。
- 怕麻烦: 我这人怕麻烦。一想到毕业时如果留不下,还得跑各种部门办手续把户口迁回去,就觉得头大。
还有个事儿,我老家在农村,虽然那时候没太明确具体的政策,但隐约听大人说过,户口在老家,好像跟以后分地、拆迁补贴啥的有点关系。虽然不一定真有,但总觉得户口留在家里踏实点。
我的决定和过程
我决定:不迁!
做出这个决定后,心里反而踏实。报到那天,看到辅导员收材料,我就直接把我老家的户口本复印件和那张表示“自愿不迁户口”的回执交上去。辅导员也没说就收。
后来的情况
大学四年,户口没在上海,对我影响几乎为零。办校园卡、借书证、参加活动,都没问题。偶尔需要身份证明,用身份证就够。找兼职实习,人家单位主要看你能力,没遇到过因为户口卡我的。
毕业的时候,身边那些迁户口的同学,一部分是找到好工作,顺利通过打分留下,那确实挺但还有不少同学,因为工作不符合落户条件,或者打算回老家、去别的城市发展,就开始忙着办户口迁回手续。听他们说,也挺折腾的,要回学校开证明,再回老家派出所落户,来回跑。
我,毕业手续就简单多,因为户口一直在家,就没这档子事儿。直接拿着报到证回老家那边报到就行。
我的实践感受就是:
上海读大学迁不迁户口,真不是啥原则性的大问题。关键看你自己怎么想,尤其是对未来有个大概的规划没有。要是你觉得自己能力超强,毕业留在上海的把握很大,或者就是想体验一下户口在上海的感觉,那迁过去也行。但如果你跟我当时一样,对未来不确定,又怕麻烦,或者家里有些具体情况觉得户口不迁更方便,那不迁也完全没问题,对大学生活基本没啥影响。
这事儿,自己拿主意就不用太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