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当初我也是一门心思要搞个深圳户口。那时候刚来深圳没几年,周围的人都在说,没个户口这不行那不行的,什么买房、小孩上学,好像没户口就寸步难行似的。
当初的折腾劲儿
我记得那会儿是挺折腾的。先是研究政策,看自己符合哪种条件。我那时候学历还行,积分也够,就走积分入户的路子。准备材料就跑好几趟,什么学历证明、社保证明、无犯罪记录证明……反正七七八八一大堆,还得回老家去盖章什么的。档案也是个麻烦事,调来调去的。反正前前后后忙活大半年,通知我去派出所落户,拿到那个新的身份证和户口本的时候,心里确实是有点小激动的,觉得自此也算是“深圳人”。
落户后的实际情况
刚拿到户口那阵子,感觉是挺特别是回老家跟亲戚朋友说起来,自己是深圳户口,好像脸上也挺有光的。但时间长,日子一天天过,我就慢慢琢磨过味儿来,这玩意儿对我来说,好像真没传说中那么神。
说说几个大家最关心的点:
- 买房:都说深圳户口买房方便,不受社保年限限制。是,没错。但我落户那会儿,房价已经起飞,就算我有资格买,我也买不起!看着那房价,我这点工资,杯水车薪。后来政策也变来变去的,好像非深户满足条件也能买。反正对我这种压根买不起房的人来说,这户口在买房上的优势,等于零。后来好不容易攒点钱,结果发现能买得起的要么远得要命,要么就是那种小产权,跟户口关系也不大。
- 小孩上学:这是很多人办户口的核心原因。我家小孩那会儿也快到上学年纪。有户口确实可以申请公立学校。但问题是,深圳学位紧张是出名的。就算你有户口,也得看你房子在哪个学区,积分够不够高。我家租的房子,学区一般,积分也不算特别突出。折腾一轮申请,还是没排上我们心仪的学校,调剂到一个比较远的。后来跟一些没户口的朋友聊,他们有些小孩上的私立,或者积分也够上家门口的公立(可能他们买房早或者积分项特别多),感觉差距没想象中那么大。反正为这个学位,不管有户口没户口,都得脱层皮。对我来说,这个户口优势体现得不明显。
- 社保医疗:深户的社保缴费比例是高一点,退休金理论上多一些。医疗报销比例好像也高一点点。但我在深圳这些年,身体还行,基本没怎么去过大医院报销。平时小病小痛去社康,感觉跟非深户的朋友也没啥区别。至于退休金,那都是几十年后的事,谁知道到时候政策啥样?为这点“可能”的好处,影响不我现在的生活。
- 其他福利:像什么申请公租房、安居房,排队的人乌央乌央的,我这点条件根本排不上。办港澳通行证方便点?一年也去不几次香港澳门,这个便利对我来说可有可无。
我的感受
这么多年下来,我就觉得,当初费老大劲办的这个深圳户口,在我的实际生活里,发挥的作用太小。它没能帮我解决买不起房的困境,也没能让我小孩轻松上个好学校。日常生活的便利,比如看病什么的,差异也微乎其微。
反倒是每次要办点什么事,需要户口本或者相关证明的时候,还得想着去哪里开,有时候还得回户籍地派出所,也挺麻烦的。跟我一些没办户口,拿着居住证的朋友比,他们日子也过得挺在深圳工作、生活,好像也没因为没户口就过不下去。
我这说的都是我自己的情况。可能对于那些一来深圳就买房、或者就冲着某些特定福利去的人来说,深圳户口还是有用的。但对我这种,普普通通在深圳打工、租房过日子的,回过头看,这个户口真有点“鸡肋”的感觉。当初要是没那么折腾,把时间和精力花在别的地方,可能还更好点。
你要是问我现在觉得深圳户口怎么样,我只能说,就那么回事,至少对我来说,用处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