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那会儿,除高兴,心里头还有点小紧张,特别是看到里面夹着一张纸,说啥户口迁移的事儿。当时就有点懵,这玩意儿要不要迁?迁有啥好处?不迁又会不会有麻烦?辅导员老师也没细说,就让自个儿看着办。

出发前的准备,主要是思想斗争

我记得当时问家里人,也问几个考上不同大学的同学。大家的说法都不一样。有人说迁以后在学校办个身份证、护照啥的方便;也有人说别迁,麻烦不说,万一以后想回老家发展,还得迁回来,更折腾。我那会儿是真纠结,琢磨着,反正大学四年大概率是待在学校那城市,而且通知书上写着“建议办理”,那就办,省得以后万一有啥事儿麻烦。

决定要迁之后,就开始准备东西。也没那么复杂,主要就是:

  • 我的录取通知书(原件和复印件我都备,怕万一)
  • 家里的户口簿(这个最重要,得从爸妈那儿拿)
  • 我自己的身份证(这个走哪儿都得带着)

东西不多,但都挺关键的,出门前我反复检查好几遍,生怕漏哪个。

第一站:老家派出所,办迁出

找个爸妈都有空的时间,揣着那几样东西,就去我们家那边管户口的派出所。还好那天人不算太多,排一小会儿队就到我。

我跟窗口的警察叔叔说明来意,说我是大学新生,要办户口迁移。他点点头,让我把录取通知书、户口本、身份证都给他。然后就是一顿操作,他在电脑上敲敲打打,核对信息,还问我一些基本情况,比如去哪个大学,啥专业的。

整个过程挺快的,没想象中那么复杂。警察叔叔核对无误后,就在我的户口本上盖个“迁出”的章,然后给我一张淡黄色的纸,那玩意儿就是《户口迁移证》。他特别嘱咐我:“这东西可得拿好,到学校报到就要交上去的,丢就麻烦!” 我赶紧小心翼翼地把它和录取通知书放在一起收

这时候,我在老家的户口就算是正式迁出,心里感觉有点怪怪的,好像跟家乡的联系突然少一根线似的,但也觉得这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第二站:大学报到,交迁移证

开学报到那天,人山人海,各种流程走下来,晕头转向的。到一个环节,就是交材料,其中就包括那张《户口迁移证》

我记得当时是把迁移证连同其他一些登记表、照片啥的一起交给负责接待的老师或者学长学姐。他们收材料,核对一下姓名学校啥的,就在一张表上打个勾,然后这事儿就算暂时告一段落。

交上去之后,就没我啥事儿。不像在派出所,立等可取。学校这边是统一收集所有新生的迁移证,然后再由学校相关部门(好像是保卫处或者学生处之类的)统一去学校所在地的派出所办理落户手续。这个过程我们学生基本不参与,也感觉不到。

后续:变成“集体户口”

大概过一段时间,具体多久忘,可能是几个月。辅导员在班会上提一句,说大家的户口迁移手续都办好,现在都落在学校的集体户口上。我们也没拿到新的户口本,据说集体户口就是一张大纸,上面有所有迁过来的学生的名字,由学校统一保管。

迁户口之后,大学四年里感觉用处不算特别大。 最直接的可能就是后来有一次身份证快到期,可以直接在学校所在地的派出所补办,不用跑回老家,确实方便一点。至于其他的,好像也没太体会到。

毕业的时候,又是一轮户口迁移,根据你的就业情况,迁到工作单位所在地、或者打回原籍等等,那又是另一段故事。

大学新生户口迁移这个事儿,流程不算太难,主要是跑两个地方:老家派出所办迁出,拿迁移证;到学校报到时交迁移证。 关键就是要不要迁,想清楚再动手。我当时迁,也不后悔,毕竟也体验一把流程,也确实省后来补办身份证的一点点麻烦。给后面学弟学妹们的建议就是,看看学校的要求,再结合自己未来几年的大概规划,自己拿主意就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4-0858-9752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