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北京结婚后迁户口的事儿,真不是领证就能立马办成的,我自个儿就实打实地经历这一遭。
记得那会儿刚跟我媳妇儿领完证,俩人都挺高兴的,寻思着这下总算能把我的户口从老家迁到北京来?毕竟都成一家人,户口在一块儿,以后干啥都方便,尤其是想着将来孩子上学的事儿。
最初的尝试与碰壁
刚结婚那阵子,热情高涨,我就开始打听这事儿。先是问问周围在北京成家早的朋友,有的说快,有的说得等等。感觉信息挺乱的,没个准谱。
索性,我自个儿跑一趟我媳妇儿户口所在地的派出所。
到那儿,找着户籍窗口的民警同志,我把情况一说:“您我跟我爱人刚结婚,都是北京的(我当时是外地的,但我媳妇是北京户口),想把我的户口迁过来,需要啥手续?”
那民警同志倒是挺耐心,抬头看看我,又低头翻翻啥文件,然后跟我说:“你们结婚多久?你今年多大?”
我老老实实回答:“刚结婚没几天,我这会儿还不到三十。”
结果人家一句话给我怼回来:“那可办不。北京这边的夫妻投靠落户政策,要求可严。你得年满45周岁,而且结婚得满10年。 或者还有个稍微宽松点儿的,就是你年满46周岁但不到55周岁,结婚年限也能相应缩短点,但也不是马上就能办的。”
我当时就有点懵。还得等这么久?结婚十年,还得等到四十五岁?这跟我原先想的“结婚就能迁”完全是两码事!
漫长的等待与准备
知道这个硬性规定,心里头凉半截,但也只能接受现实。毕竟政策就是政策,不是咱能改变的。
于是这事儿就暂时搁置。日子还得照样过,工作、生活,按部就班。但这迁户口的事儿,就像心里搁着块石头,时不时会想起来。
这些年里,我们:
- 踏踏实实过日子: 努力工作,经营我们的小家。
- 关注政策变化: 偶尔也会在网上或者通过新闻留意一下,看看北京的落户政策有没有啥变动。虽然大多时候都没啥变化,但总归是个念想。
- 准备基础材料: 知道迟早要办,有些能提前准备的,比如我俩的身份证、户口本、结婚证这些,都好好保存着,确保信息准确无误。
时间就这么一年一年地过,孩子也出生、长大。期间也遇到过因为户口不在北京带来的一些不方便,比如孩子早期的一些手续,还有我个人的一些社保医保问题,处理起来就相对麻烦一些。这也更坚定我们等条件满足后一定要把户口迁过来的决心。
终于等到你——办理进行时
一晃十几年过去,我的年龄和结婚年限总算是达到政策的要求。 那天我特意又查下最新的官方要求,确认条件没变,并且我俩都符合。
接下来就是正式的办理流程:
- 先去我媳妇儿户口所在地的派出所咨询: 这回去心里就有底。带齐我俩的身份证、户口本、结婚证,还有我的年龄、结婚年限都达标的证明(就是结婚证上的日期和身份证上的出生日期)。民警同志核对后,给我一张单子,上面列所有需要准备的材料,还挺详细的。
- 准备材料: 这步是最繁琐的。除基本的证件,还需要我在京的实际居住证明(比如房产证或者租赁合同备案证明),我老家户口所在地的相关证明(比如无犯罪记录证明啥的,具体记不太清,反正按单子准备),还有我本人的档案材料可能也需要调动和审核。
- 提交申请: 材料备齐后,又去一趟派出所,正式提交申请。工作人员把所有材料收上去,仔细核对一遍,告诉我们回去等通知,审批需要时间。
- 等待审批: 这个过程大概等几个月,期间也没啥特别的,就是耐心等着。心里既有点期待,又有点担心别出啥岔子。
- 拿到准迁证: 终于有一天,接到派出所的电话,通知我去领《准予迁入证明》。拿到那张纸的时候,心里真是挺激动的,感觉这么多年的等待值。
- 回老家办理迁出: 拿着北京这边开的《准予迁入证明》,我又回一趟老家,到我原户籍所在地的派出所办理《户口迁移证》。这个过程相对快一些,手续没那么复杂。
- 在北京落户: 一步,拿着《准予迁入证明》第三联、《户口迁移证》、我媳妇儿的户口本、我的身份证等材料,再次回到北京这边媳妇儿户口所在地的派出所。工作人员审核无误后,当场就给我办理落户手续,在媳妇儿的户口本上加上我的名字,并给我打印新的常住人口登记卡。
尘埃落定
从刚结婚时的想法,到最终把户口迁到北京,我这中间差不多等十几年。 整个过程回想起来,真是挺漫长的,也挺磨人的。
如果你也打算结婚后把户口迁到北京,别想当然以为领证就行。一定得提前解清楚最新的官方政策,特别是关于年龄和结婚年限的硬性要求。 做好长期等待的心理准备,然后按部就班地准备材料,等条件满足再去申请。这事儿,急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