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个居民户口,搁以前我真没太当回事儿。总觉得不就是个本本嘛人在哪儿,家就在哪儿,有啥大不的。直到后来自己一脚踩进去,亲身经历些事儿,才慢慢咂摸出味儿来,这里头的弯弯绕绕,还真跟咱老百姓的生活贴得挺紧。

为啥突然琢磨起户口这事儿?

主要还是因为孩子。对,就是为下一代。我记得那会儿,孩子快到上小学的年纪,我跟媳妇儿就开始跑学校。我们当时住的那个地方,不是我们户口所在地。一开始挺乐观,觉得现在不都说教育资源要均衡嘛在哪儿上学应该都差不多。

结果跑一圈下来,真是碰一鼻子灰。好几家看着还不错的公立小学,人家招生老师第一句话就问:“户口是咱们片区的吗?” 一听我们是外地户口,那态度立马就不一样。要么就是说名额满,要么就是让我们回去等通知,要么就指给我们一条路,去那种学费死贵死贵的私立学校。

我当时就懵,心想这差别也太大。本地户口的孩子,感觉入学门槛低不少,选择也多。我们这种,就得额外准备一大堆材料,什么居住证、社保证明、务工证明,七七八八搞一堆,还得排队等摇号或者积分,心里那个悬,真是吃不好睡不香。那时候我才真正体会到,一个本地居民户口,在孩子上学这事儿上,分量有多重

后来我又琢磨一下,不光是上学。还有医疗这块儿。我有个远房亲戚,也是跟我差不多情况,在外面打工,户口还在老家农村。有一回他生病住院,回来就跟我念叨,说报销比例跟本地有户口的人比,差一截。虽然现在医保也在改革,说要慢慢并轨,但至少在我经历的那段时间里,本地户口能享受到的医保报销比例,还有能直接对口的好医院资源,确实是更方便、更实惠一些。

还有些零零碎碎的事儿。比如有时候办个什么证件,人家一看你是本地户口,手续就相对简单点,需要提供的证明可能也少一些。虽然现在很多地方都在简化流程,但户口有时候就像个隐形的“通行证”,在某些环节能让你省不少事儿。

现在不是很多地方都把以前的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统一改成“居民户口”嘛听起来好像没区别,但实际上,你这个“居民户口”落在哪个城市,哪个区,享受到的公共服务资源,差别还是挺明显的。这都是我这几年自己跑东跑西,跟人打听,加上亲身体验,一点点琢磨出来的。

这居民户口到底有啥好处?对我来说,最实在的体会就是孩子上学和看病这两块。这都是跟咱过日子息息相关的大事儿。我把这些经历记下来,分享出来,不是说要去抱怨就是觉得,这东西确实影响着咱们的实际生活。也算是给自己提个醒,以后做啥规划,这户口的事儿,还真得提前考虑考虑。都是些实在话,希望能给有需要的朋友一点参考。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4-0858-9752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