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今天跟大家唠唠我自个儿琢磨“要不要放弃上海户口”这事儿的来龙去脉。这念头不是一天两天,反反复复想好一阵子,过程挺折腾的。
当初为啥要拿户口
咱先说说当初为啥拼死拼活要搞个上海户口。那会儿刚来上海没几年,感觉没户口就是个外地人,干啥都不踏实。听别人说,有户口孩子上学方便,以后买房也少点限制,看病报销好像也沾点光。当时年轻嘛就觉得这是融入这个大城市的“门票”,有它才算真正扎根。那真是卯足劲儿,又是凑积分又是准备材料,跑断腿磨破嘴皮子,好不容易才办下来。拿到那张纸的时候,心里那叫一个激动,觉得未来一片光明。
后来为啥动摇
可过些年,情况有点变。是我自个儿的工作和生活状态。我工作性质变动,有时候需要两地跑,甚至考虑过回老家或者去别的城市发展。这时候上海户口就有点尴尬,它捆着你,但实际用处好像又没想象中那么大。
再就是,我仔细盘盘,这些年上海户口具体给我带来啥实质性的好处?
- 孩子上学: 这个确实有用,但前提是你要买得起对口的学区房,或者能排得上好的公立资源。如果这两样都不沾边,那户口的优势就小不少。我家娃当时还小,这事儿还没那么迫切。
- 买房: 单身的话,有户口比没户口是方便点,少交几年社保。但关键还是房价太高,有没有资格和买不买得起是两码事。我当时反正也没攒够首付。
- 医疗: 医保报销这块,确实有点优势,但感知没那么强。大病面前,感觉哪儿的医保都差不多,主要还是看商业保险。
- 其他福利: 零零碎碎有些补贴啥的,但对我个人生活影响不大。
反倒是觉得,为维持这个户口,有时候得放弃一些机会。比如外地有个很好的工作机会,但一想到户口要动,可能就犹豫。还有就是心理上的,总觉得被这个身份“绑”在上海。
我咋琢磨的
所以我就开始琢磨,这户口对我现在和未来的“性价比”到底高不高?我干这么几件事:
第一步,是彻底搞清楚放弃会失去留着又能得到 我没光听别人说,自个儿去查些官方的说明,虽然写得挺绕,但大概意思弄明白。主要是上面列的那几条,教育、购房、医疗这些。一条条对比我自己的实际情况,哪些是我真正在乎且能用上的。
第二步,是评估获取其他城市户口的难易程度和价值。 如果我真打算去别的城市,那边的户口政策怎么样?对我来说,拿当地户口难度大不大?新地方的户口价值和上海比,差多少?这个得具体城市具体分析。
第三步,是跟家里人商量。 这不是我一个人的事儿,牵扯到老婆孩子。他们怎么想?未来规划是比如老婆觉得孩子教育是头等大事,那上海户口的教育资源优势就得重点考虑。
第四步,是看长期。 不光看眼前三五年,也想想十年二十年后。比如养老问题,上海的养老金水平、医疗资源,长远看是不是更有保障?虽然现在觉得遥远,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嘛
决定
经过这么一通瞎折腾、反复琢磨、跟家人来回沟通,我决定:暂时还是留着。
主要原因还是考虑到孩子未来的教育确定性,以及万一将来有个大病啥的,上海的医疗资源相对还是有优势。虽然眼下感觉用处不大,但就像买个保险,图个心安。当初费那么大劲儿弄来的,轻易放弃,万一以后后悔,再想弄回来可就难。
这不是说上海户口就一定好得不得,或者说一定不能放弃。这完全是基于我个人的情况和考量。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看重的东西也不一样。有的人可能觉得自由更重要,或者在别的城市有更好的发展,那放弃也未尝不可。
这事儿真没标准答案。关键是想清楚自己到底要什么,把各种利弊都摆到桌面上,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踏踏实实地分析一遍,做个不让自己后悔的决定就行。
这就是我整个琢磨过程的全纪录,分享给大家,希望能给有类似困惑的朋友一点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