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孩子在深圳上学这事儿,真是满满一把辛酸泪。我们夫妻俩来深圳打拼也有十来年,一直没想过什么户口的事儿,觉得在哪儿不是生活嘛直到我家娃到要上小学的年纪,这问题一下子就摆在眼前,躲都躲不掉。
一开始我还挺乐观的,觉得深圳这么大的城市,还能没个地方给孩子读书?结果一打听,头都大。咱们这种外地户口,想上公办学校,那条件可真不是一般的多。
摸索条件的阶段
我记得那时候,我先是上网查,各种政策文件看得我眼花缭乱。然后又到处找有经验的朋友问,还跑去我们租房附近的学校咨询。得到的信息基本就是:非深户有机会,但很难!
简单来说,就是要看积分。积分这东西,主要看几大块:
- 父母的社保:得在深圳连续缴满一年以上,而且中间不能断。缴的年限越长,积分越高。我赶紧查查我和我老婆的社保记录,还这些年一直在缴,没断过。
- 居住情况:这是个大头。要么自己有房,那积分就高;要么就是租房。租房的话,不是说你随便租个就行,得去街道办备案,办那个《房屋租赁凭证》或者现在搞的什么居住登记信息。这个东西还要求房东配合,有的房东嫌麻烦还不乐意。我们当时是租的房子,为这个租赁凭证,可没少跟房东磨嘴皮子,还得交点税,真是折腾。而且办这个凭证还得满一年才开始算积分,时间卡得死死的。
- 居住证:父母双方都得有有效的深圳居住证,这也是基本门槛。这个倒还我们来深圳不久就办,一直有续签。
- 计生信息:还得去社区登记计划生育信息。虽然现在政策放开,但这个流程还是要走,得去社区工作站那边核实。
搞清楚这些条件,只是第一步。更让人焦虑的是,就算你把这些材料都准备齐,也只是获得申请资格而已。
准备材料和申请过程
知道要就开始准备呗。那段时间,我一下班就琢磨这事儿,周末就跑各个地方办材料。
打印社保清单:这个还网上就能打。但得确认是连续的,不能有断缴。
搞定租赁凭证:这是最头疼的一项。我们来回跑好几趟街道办,找房东签字,提交资料,等审核。心里那个急,生怕哪个环节出问题。
核对居住证有效期:反复看好几遍,确保都在有效期内。
社区登记计生信息:带着结婚证、户口本什么的,去社区工作站填表、核实。
所有材料准备齐全,就等着每年那个固定的时间窗口,在网上报名系统里提交申请。提交上去之后,就是漫长的等待审核结果。
现实与选择
提交申请,心里还是七上八下的。因为公办学校的学位是真的紧张,他们是先录完所有深圳户籍的孩子,如果还有空余学位,才轮到我们这些非深户按积分高低排队。
我们申请的那一片区,稍微好点的公办学校,我打听一下,基本上积分不够高的非深户是没啥希望的。朋友跟我说,他家孩子当年积分够,也只是分到一个比较远的、没那么热门的公办学校。这还是运气好的。
那段时间,我也开始打听私立学校。不打听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深圳的私立学校,好一点的,那学费真不是我们这种普通工薪家庭能轻松负担的。一年几万甚至十几万,压力太大。
结果出来,我家娃的积分确实不够进我们心仪的那几所公办。摆在面前就几条路:
- 接受调剂,去一个可能很远或者条件一般的公办学校。
- 咬咬牙,勒紧裤腰带,送去收费不菲的私立学校。
- 干脆回老家上学。但我们在深圳这么多年,回去也不现实。
也是从那时候起,我才真正意识到,为孩子能稳定地在深圳读书,长远来看,可能还是得想办法弄个深圳户口。虽然过程可能也挺麻烦,但至少在孩子上学这块,能省很多心,选择也多一些。就像我一个朋友说的,他还是咬牙入深户,就是为孩子读书方便点。
我们最终是选择一个离家相对不算太远、但确实比较一般的公办学校,算是解决眼前的上学问题。但这只是小学阶段,想到后面的初中、高中,特别是中考,非深户的限制更多,心里还是挺沉重的。只能说,走一步看一步,先把眼前的难关过再说。这就是我们在深圳,一个普通外地家庭为孩子上学,实实在在经历过的一段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