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城镇户口有啥优势,我这几年是真真切切体会到,不是听别人瞎说,都是自己一步步走过来的感受。
最早,我还在老家,是正儿八经的农村户口。那时候年轻,也没觉得有啥不一样,反正大家都在村里待着,地里刨食,日子就这么过。
后来不是进城打工嘛刚开始也没想那么多,就想着多挣点钱。可时间长,问题就来。最头疼的就是孩子上学。那时候我儿子到上小学的年纪,我想让他在城里上学,毕竟教育条件看着就好不少。结果?没城里户口,麻烦事一堆。先是到处托关系,找门路,看能不能给塞进去。好不容易找到学校愿意接收,还得交一大笔那个叫“借读费”还是“赞助费”来着,反正名头不少,钱是实打实的要掏。我当时就看着那些有本地户口的家长,人家按片区划分,直接报名就行,心里那个羡慕,真是没法说。
这还只是上学。后来慢慢接触多,发现其他事也不一样。
工作和保障上的差别
找工作的时候,有些单位,特别是好点的国企或者事业单位,招工简章上就明确写着“要求本地户籍”或者“本地户籍优先”。你说气不气人?咱能力不比别人差,就因为户口本不一样,机会可能就没。虽然不是所有工作都这样,但确实少一些选择。
还有就是社保医保这些。虽然说现在政策也在慢慢统一,但以前差别挺大的。城里职工的养老金标准普遍就比农村的高一些。看病报销,感觉城里的比例也高点,或者能报的药种类多点。这些都是实实在在关系到生活质量的事儿。
- 医疗这块,我记得有一次我老丈人生病住院,他是农村合作医疗,报销下来自己还得掏不少。但我邻居,人家是城里职工医保,同样差不多的病,自己掏的钱就少很多。这对比太明显。
- 养老金,那就更不用说,我老家村里老人一个月领那点钱,跟城里退休工人一比,真是零头。
生活便利和其他方面
再后来我想在城里买房安定下来。发现买房政策也不一样。有些城市对外地户口买房有限制,要么得交好几年的社保,要么干脆就不让你买。本地户口就没那么多条条框框。而且听说有些城市,本地户口还能申请那种价格便宜点的保障房,像经济适用房什么的,虽然咱不一定申请得上,但起码有那么个念想,外地户口连想都不用想。
还有些零零碎碎的,比如办个啥证件,有时候本地户口就方便快捷很多。有时候社区发点福利啥的,基本也都是按户口来的。
所以你看,这城镇户口说起来好像就是个身份标签,但背后连带着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这些实实在在的东西。我这也不是说农村户口就一无是处,现在国家政策好,农村也有很多补贴,地宅基地也是资产。但我自己这几年的经历看下来,在城里生活工作,有个城镇户口,确实能在很多关键事上省不少心,少走不少弯路。至少,为孩子能公平地上个学,为老能多点保障,这可能就是最直接的优势。我后来也是费好大劲,满足各种条件,才把户口迁到城里,过程挺折腾,但现在回头看看,觉得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