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这入党和户口的事儿,当年我自己也犯过嘀咕,还真花时间去琢磨过,也算是有点实践心得。
我记得那会儿是大学快毕业,那时候就已经是一名预备党员。毕业嘛自然就涉及到找工作、签三方、然后转档案、转户口、转党组织关系这一堆事儿。我当时找的工作是在另一个城市,一个离家挺远的地方。那会儿年轻,一门心思想着赶紧把这些手续都办利索,好踏踏实实去新单位报到。
跑手续的过程现在想起来还挺折腾的。先是去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问档案和报到证的事儿。然后又去学校的组织部,问党员关系怎么转。那边老师挺负责,给我开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千叮万嘱让我到新单位,第一时间交给那边的人事或者党组织部门。
接着就是户口。因为我老家是农村的,大学时候户口迁到学校的集体户口。毕业要去外地工作,人家单位那边也同意接收户口,我就得从学校把户口迁出来,再拿着迁移证去新城市的派出所落户。这又得跑学校保卫处、户籍科,还得跟老家那边可能需要的一些证明打交道,反正也是一通跑。
就在这个过程中,我慢慢就搞明白。你看,办党员关系转移,我去的是学校党委组织部,对接的是未来的单位党委;办户口迁移,我去的是学校保卫处和派出所,对接的是新城市的公安局。完全是两个不同的系统,走的是两条不同的线。
组织部的老师看的是我的党员材料,关心的是我的组织关系能不能顺利接续上,确保我毕业后还能继续留在党组织里,按时转正(如果还是预备期的话),或者继续参加组织生活。他们压根儿就没问我户口落在哪里,只关心我介绍信的抬头单位写对没有,接收单位的党组织全称是
派出所那边,他们看的是我的毕业证、报到证、单位的接收函、户口迁移证这些,关心的是我的材料是不是齐全,符不符合当地的落户政策。至于我是不是党员,他们也根本不关心,材料合格就给办。
从我自个儿亲身跑下来的经历看,入党这事儿,跟你户口本放在哪儿,真没啥直接的硬性关联。 申请入党看的是你的年龄够不够十八,是不是中国公民,思想上是不是要求进步,有没有写入党申请书,等等这些《党章》里规定的条件。发展党员的流程,比如确定为积极分子、培养考察、成为预备党员、转正,这一套流程下来,审核的都是你个人的表现、思想汇报、群众基础这些,没听说哪个环节是卡在户口上的。
实际操作中,像我那时候,因为毕业、工作调动,户口迁移和党员关系转移这两件事经常是同步进行的。比如,你人到新的地方工作生活,你的党员关系一般也得跟着转到你工作单位或者居住地的党组织,这样才方便参加组织活动,接受组织的管理和教育嘛户口,很多人也倾向于落在工作或者生活的城市。所以这两件事时间上凑到一起,可能让人感觉好像有关系似的。
但本质上,它们是独立的。关键在于你的党员组织关系,你得确保它落在一个能接收你的党组织那里,并且及时去报到。就算你的户口因为种种原因暂时没迁过来,或者迁到别的地方,只要你的组织关系手续办妥,你党员的身份和后续的培养、管理一般是不受影响的。组织关系转移的时候,通常会问你现在在哪里工作或者居住,以确定转到哪个支部更合适,但这跟你法定户籍在哪儿是两回事。
我的实践结论就是:入党和户口没直接关系,该怎么办入党手续就怎么办,该怎么办户口就怎么办,按规定来就行。别因为户口的事儿,耽误向组织靠拢的步伐,那就有点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