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收拾家里翻旧东西,无意间把老爹那个年代的户口本给翻出来。那本子,红皮儿,边角都有点毛,透着一股子老物件的味道。我就顺手翻翻,想看看以前都记些

翻到我爹那一页,职业那栏,清清楚楚写着两个字:粮农

我当时就愣一下。“粮农”?这是啥意思?我一直以为就是“农民”嘛怎么还专门写个“粮农”?难道还有啥讲究?

我拿着本子琢磨半天,也没想明白。以前光听老一辈说我们家是农村户口,种地的,也没听谁特意说过是“粮农”。

寻根问底的过程

这事儿勾起我的好奇心,我就想弄明白。正好我二叔在家,我就跑去问他。

  • 我问:“二叔,你看咱家老户口本上写的‘粮农’,这跟‘农民’有啥不一样?”
  • 二叔嘬口烟,眯着眼想想说:“粮农?……那会儿好像是分得细。意思大概就是,主要种粮食的农民?像咱家,种稻子、麦子,给国家交公粮的,可能就写这个。”
  • 他又补充道:“就是个说法,都是土里刨食的。后来好像就不这么分,都叫农民,或者直接看户口性质是农业户口还是非农业户口。”

听二叔这么一说,我大概有点明白。就是说,“粮农”更侧重于指那些专门种粮食作物的农民,可能跟以前计划经济时代的粮食管理有点关系。

光听二叔说还不够,我这人就爱较真。回家我又在网上扒拉半天,看些说法,跟二叔讲的也差不多。

搞明白

综合起来看,这“粮农”,在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下:

  • 指的就是农民:这个是肯定的,就是干农活的。
  • 侧重种粮食:主要指以种植水稻、小麦、玉米这些粮食作物为生的农民。可能跟当时的粮食生产、征购政策有关。
  • 属于农业户口:这个没跑,就是农村户口的一种具体标注。

后来为啥不常见?主要还是因为时代变。

1,户籍制度改革。很多地方都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划分,统一叫居民户口。以前那些户口性质的区别也就慢慢淡化。

2,现在农民的职业也多样化。不再是单一地种粮食,搞养殖的、种经济作物的、外出打工的,多去。“粮农”这个词,就显得有点跟不上时代。

现在再看到户口本上写“粮农”,不用太纠结。它就是历史的一个小印记,代表着那个年代对农民身份的一种特定描述,本质上就是指从事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的农民。现在来看,跟“农民”或者“农业户口”的意思基本是一样的。

搞清楚这点事儿,虽然没啥大用,但心里头亮堂。也算是对自己家庭历史的一点小小的解。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4-0858-9752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