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事儿,真是一把辛酸泪。我家老大那会儿快上小学,我们自己名下没房子,对口的学校又实在不咋地。看着别人家孩子都能上那个据说很好的小学,心里那个急。

寻思歪门邪道

那时候就动心思,想着能不能把孩子的户口“挂靠”到亲戚朋友家,最好是在那个好学区里的。觉得这样孩子就能按片区入学嘛听上去好像挺简单,不就是迁个户口的事儿?

找人挂靠,难!

先是找个关系还不错的远房亲戚,人家就在那个目标学区。我提这事儿,对方一开始答应得挺说过两天问问。结果?没下文。我再打电话过去,人家就支支吾吾,说怕有影响,怕以后自己孩子上学或者卖房子什么的麻烦。也能理解,毕竟不是小事儿,谁愿意担这个风险?

后来又托人找个朋友的朋友,算是愿意帮忙。但是,条件也不少,得给“感谢费”,还得保证以后有任何需要户口本的事儿,我们自己麻利儿地去拿、去还,绝不能耽误人家事儿。行,为孩子,这些都认。

开始折腾手续

办起来才知道多麻烦。

不是说你想迁就能迁的。我们得去派出所,还得那个朋友(户主)一起去。填一堆表,还得编个理由,为啥孩子户口要跟你这个“非直系亲属”放一块儿。当时就觉得心里不踏实,有点像做贼心虚的感觉。工作人员也问得挺细,还好朋友比较机灵,应付过去。来来回回跑好几趟,总算是把孩子的户口给弄过去。

心里暂时松口气,觉得这下应该稳?

入学报名,傻眼

真正的麻烦在后头!

等到小学报名的时候,我们拿着户口本,信心满满地去。结果人家学校审核材料,一看就问:

  • “你们实际居住地在哪?”
  • “房产证是谁的名字?”
  • “水电煤气缴费单提供一下近半年的。”
  • “孩子父母的户口在哪?”

一下子就给我们问懵。我们哪儿提供得出来这些?实际我们还住在自己租的房子里,离这个学区十万八千里。房产证是朋友的名字,水电费也是他交的。学校老师一看我们支支吾吾,材料也对不上,直接就说我们这种情况属于“人户分离”,而且是挂靠在非直系亲属家,不符合入学条件!

当时真是晴天霹雳!

我们争辩说户口不是已经迁过来吗?人家老师很有经验,说现在政策很严,光有户口不行,必须是“人户一致”,实际居住地和户口所在地要统一,而且很多学校还要求父母至少一方的户口也得在,房产也得是父母(或祖父母外祖父母)的才行。挂靠的,尤其是在朋友家的,基本第一批就被刷下来。

的烂摊子

孩子上学耽误不起!

那段时间,真是焦头烂额。一方面赶紧想办法看有没有其他学校能接收,另一方面还得去求那个朋友,看能不能再想想办法,比如假装租他房子之类的。朋友也很为难,怕惹麻烦。关系也因为这事儿弄得有点僵。

那个好学校肯定是没戏。我们只能匆匆忙忙找个还不如我们原先对口的私立学校先上着,学费还贵一大截。然后还得赶紧把孩子的户口从朋友家再迁出来,又是一通折腾。

回过头来看,这回“挂靠户口”实践的弊端太明显:

  • 政策风险高:入学政策一年比一年严,“人户一致”是基本要求,光挂个户口根本没用。
  • 人情风险大:求人办事难,欠人情,还容易因为各种麻烦伤感情。户主也担心自己的利益受损。
  • 操作麻烦且心虚:办理过程复杂,需要户主配合,还得应对可能的审查,全程提心吊胆。
  • 实际效果差:绝大多数情况下,学校审核很严格,挂靠很容易被识破,最终目的达不到。
  • 后续迁回也麻烦:把户口迁回来同样需要人家配合,万一中间人家不方便或者不乐意?

我用自己的实践经历告诉大家,这挂靠户口上学的路子,真不是什么好办法。看着是条捷径,实际上坑太多。别为一个不确定的“好学校”名额,把自己和孩子都折腾进去,可能还是一场空,甚至影响邻里亲戚关系。老老实实按政策来,或者想想别的更靠谱的路子。不说,说多都是泪。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4-0858-9752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