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孩子上学迁户口这事儿,真是让我前前后后忙活好一阵子,也琢磨好久。刚好最近把这事儿捋顺,就跟大家唠唠我的经历,希望能给后面有需要的家长们提个醒儿。
我家娃不是明年就该上小学嘛从去年开始,我和孩子他妈就开始焦虑。最让人头疼的就是这个户口问题。我们家的情况是,房子买在这个区,但当时偷懒,觉得麻烦,我和孩子的户口都还在老家,没迁过来。一开始也没觉得是个大事儿,想着有房产证,在哪儿住不都一样上学嘛
结果,小区里邻居、朋友,说法五花八门的。有的说,必须迁!不迁人家学校不收,说什么是“人户一致”原则,户口得跟房本在一个地方,还得是孩子跟父母至少一方的户口在一起。有的又说,好像没那么严格,有房产证,实际居住在这儿,也能上,就是可能麻烦点,或者会被调剂到没那么热门的学校。
听得我这心里是七上八下的。光听别人说不行,这事儿关系到孩子上学,马虎不得。我决定自己去弄清楚。
跑腿打听搞明白具体咋回事儿
第一步,我先是在网上查。查来查去,官方文件写得都挺“官方”的,大概意思就是“就近入学”,户籍优先。但具体到我们这个区、我们这个街道、我们这个对口小学,到底是个什么执行力度,网上也说不准。
没办法,只能跑腿。我先去趟区教育局。好家伙,那咨询的人叫一个多。排半天队,轮到我,工作人员态度还行,但给的也是个比较原则性的答复,大概意思就是:“按规定是要求人户一致的,具体情况你得问学校,或者等每年的招生政策细则出来。” 这等于,说,但又没完全说。
不死心,我又找个时间,直接去我们对口的那所小学。找个管招生的老师打听。这位老师倒是实在点,跟我说:“理论上,有我们学区的房产证,父母在这儿长期住,孩子确实可以申请入学。但是,优先录取的肯定还是户口和房产都在这儿的孩子。如果学位紧张,像你们这种有房没户口的,就得往后排,甚至可能被调剂到其他有空余学位的学校。”
听到这儿,我心里大概有谱。就是说,不迁户口,理论上能上,但有风险,尤其要是想上那个“好”学校,风险就更大。谁不想让孩子在家门口上个好点的学校?
下定决心,动手迁户口
回家跟孩子妈一商量,咱这房子也买,以后也打算在这儿常住,为孩子上学稳妥点,干脆,迁!
决定就开始行动。迁户口这事儿,又是一轮新的折腾。
- 第一步:准备材料。 这可真是个细致活儿。我跑回老家派出所开个户籍证明,然后又准备我们夫妻俩的身份证、结婚证、我的户口本、孩子的出生证明、还有最重要的——房产证。对,还得去物业开个入住证明。反正就是各种证明文件,缺一不可。
- 第二步:去迁入地派出所申请。 带齐所有材料,跑到我们房子所在地的派出所户籍科。填一堆表格,工作人员一项一项核对材料,问这问那。还好材料准备得全,没让再跑冤枉路。
- 第三步:等待审批。 材料交上去之后,不是立马就能办好的,得等他们内部审批流程。工作人员说大概需要多少个工作日,让回去等通知。
- 第四步:拿到准迁证。 等差不多十来天,接到派出所电话,说审批通过,让去领《准予迁入证明》。
- 第五步:回原籍派出所办迁出。 拿着准迁证,我又跑趟老家派出所,办理户口迁出手续,拿到《户口迁移证》。
- 第六步:回迁入地派出所落户。 一步,拿着《户口迁移证》和之前的材料,再次回到我们这边的派出所,终于,把我和孩子的户口都落在新家的地址上,拿到崭新的户口本!
整个过程下来,真是没少跑路,也没少费心。尤其是还要上班,只能请假或者利用周末时间去办,前前后后加起来也花不少时间。
的结果?
现在心里踏实多。虽然过程麻烦,但想到明年孩子报名的时候,我们是完全符合“人户一致”的要求,能优先确保在家门口的对口小学上学,就觉得这番折腾是值得的。毕竟孩子上学是大事儿,能少点不确定性总是好的。
要问我孩子上学必须迁户口吗?我的实践经验是:不一定“必须”,但强烈“建议”。尤其是如果你想去那个对口的、比较心仪的公办学校,提前把户口迁过来,是最稳妥、最省心的办法。每个地方政策松紧不一样,最好还是像我一样,自己去跑跑,问问清楚,根据自己家的实际情况和对学校的要求,再做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