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今儿个就跟大家唠唠我这农村人进城买房,捣鼓户口那点事儿。这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反正我自个儿是折腾好一阵子。
当初为啥要在城里买房?还不是为孩子上学方便点,再加上自个儿在城里打工也好些年,寻思着有个落脚的地儿,心里踏实。看房、凑钱、贷款,那过程就不细说,反正是一把辛酸泪,好歹是把房子给定下来。
房本到手,户口咋办?
房子弄妥当,房本(不动产权证)也拿到,心里那个美滋滋。可没高兴两天,新的问题又来:这农村户口要不要迁到城里来?
一开始我压根没想那么多。咱们农村人,户口本上写着“农业户口”都习惯。可邻居、工友啥的就开始念叨,“你这都在城里买房,还不把户口迁过来?以后孩子上学方便”、“城里户口福利好”之类的。听得多,心里也活泛。
但是,又担心。咱家在农村还有几亩地,虽然不多,那也是根。还有老家的宅基地,万一户口迁走,这些玩意儿还能算我的吗?村里年底有时候还有点分红,迁走是不是就没份?心里就七上八下的。
跑腿问情况
光自个儿琢磨也不是事儿。我就抽个空,跑去房子所在地的那个派出所户籍窗口问问。那窗口人也不少,排半天队。轮到我,我就把我的情况一五一十地跟那穿制服的同志说。
那同志倒是挺耐心,跟我解释说,现在政策比以前松快多。在城里买房,符合条件的话,确实可以申请把户口迁过来。他还特意提句,好像有些地方出新政策,就算户口迁到城里,原来在农村的地、宅基地那些权益,可能还能保留,具体得看当地咋规定的。他还说,迁不迁完全看自愿,没人强迫。
听他这么一说,我心里稍微有点谱。至少不是一迁走,老家那边就啥都没。
准备材料,办手续
回家跟家里人商量几天,还是决定迁!主要还是考虑孩子以后上学。既然决定,那就撸起袖子干呗。
按照派出所同志给的单子,我开始准备材料。那可真不少:
- 我的身份证、户口簿(原件复印件都要)
- 房产证(也是原件复印件)
- 结婚证(如果要带老婆孩子一起迁的话)
- 孩子的出生证明
- 可能还需要购房合同、完税证明啥的,记不太清,反正当时是准备一大堆。
材料备齐,我又跑一趟派出所,把所有东西都交上去。工作人员现场核对,然后让填好几张表格,密密麻麻的字。填完,人家说回去等通知,审核通过会告诉我去办下一步。
这一等,差不多一个多星期。接到电话,说我的申请批下来,让去领个啥“准予迁入证明”。
老家迁出,城里迁入
拿着那个“准迁证”,我赶紧请个假,回趟老家。到老家镇上的派出所,把城里开的证明和我的户口簿、身份证给他们。他们看看,就在我的户口簿上盖章,开一张“户口迁移证”。这就表示,我从老家那边正式迁出。
揣着这张热乎的“户口迁移证”,我又马不停蹄地赶回城里。再次去城里的那个派出所,把“准迁证”、“迁移证”还有身份证啥的交给他们。工作人员一顿操作,3递给我一个新的户口簿,上面的地址已经是城里我买的那套房子的地址,户别那栏也变成“居民户口”或者叫“城镇户口”。
搞定!
拿到新户口本那一刻,心里真是五味杂陈。一方面是高兴,感觉自个儿也算半个城里人,孩子上学的事儿也算往前迈一大步。另一方面,看着户口本上不再是熟悉的村名,多少还是有点失落。
整个过程下来,前前后后差不多跑能有四五趟派出所,加上准备材料、等消息,也花个把月时间。累是真累,手续也是真繁琐。不过总算是办成。
至于老家那边的地和宅基地,我后来又托人打听下,我们那儿暂时好像还真是按新说法,不影响。但这事儿各地不一样,大家要办的话,一定要自己去当地问清楚!
这就是我这农村人进城买房迁户口的经历,希望能给有同样想法的老乡们一点参考。路是自己走的,事儿是自己办的,多问多跑,总能弄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