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买房后的户口折腾记

当初买这套房子,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为孩子以后上学方便点。都说买学区房嘛买房,孩子就能上家门口的好学校。我也是这么想的,一门心思就扑在看房、砍价、办贷款上。

等房产证拿到手,心里那个踏实。接下来就该琢磨迁户口的事儿。我当时理所当然地认为,买房子,户口肯定得跟着迁过来,不然孩子上学咋办?这不是天经地义的事儿嘛

于是我就开始准备材料。先是问问小区里跟我情况差不多的邻居,有的人说必须迁,不然没戏;有的人说好像不用,有房产证就行。给我搞得有点懵。

光听别人说不行,还是得自己去跑跑。我先是抽个工作日,请半天假,跑去房子对应的那个小学问情况。学校管招生的老师态度倒挺就是说话有点“官方”。她说原则上是要人户一致,就是户口和房产证都在学区内。但也提到,每年政策可能会微调,具体看当年的招生简章,还说实在不行,有房产证,实际居住在这儿,也能申请,但不能保证一定能上,得看学位紧不紧张,可能会被“调剂”。

“调剂”这两个字一出来,我心里就咯噔一下。这不就是最大的不确定性嘛万一给调剂到老远一个学校,我这学区房不是白买?

没办法,我又琢磨着去派出所问问迁户口的事儿。不问不知道,一问才知道,迁户口也不是那么简单的。因为我跟我老婆的户口,还有孩子的户口,都不在一个地方,还涉及到我老家那边的一些证明。工作人员给我列个单子,要准备这个那个材料,还要回老家盖章什么的。我一看那清单,头都大,这得跑多少趟,请多少天假!

而且我老家那边的户口,还挂着一些别的东西,迁出来也挺麻烦,家里老人也不太乐意。我就开始犹豫

回去跟我老婆商量,我们俩都觉得头疼。一方面担心孩子上学受影响,另一方面又觉得迁户口实在太折腾,而且老家的户口暂时动不。那段时间真是焦虑,天天晚上睡不就在想这事儿。

  • 反复权衡:迁,费时费力,还不一定马上办不迁,心里不踏实,怕孩子被调剂。
  • 继续打听:又找几个已经上学的孩子家长问,发现确实有没迁户口也上的,但都是前几年的事,而且提供的材料特别多,什么水电费单、物业证明,反正能证明你确实住这儿的都得有。
  • 最终决定:我们俩一咬牙,决定先不迁!赌一把!大不到时候真被调剂,再想别的办法。主要还是嫌迁户口太麻烦,成本太高。

后来的事儿

就这么着,一直等到孩子该报名上小学。那年我们这片儿据说学位还行,不算特别紧张。我提前把能准备的材料都准备齐:

  1. 房产证原件复印件(这是最重要的)
  2. 我们夫妻俩的身份证、结婚证
  3. 孩子的出生证明、户口本(虽然没迁过来,但也得带着)
  4. 近半年的水电费缴费单(证明实际居住)
  5. 物业开的居住证明

报名那天,我心里七上八下的,早早就去学校门口排队。轮到我的时候,我把一堆材料递上去。负责登记的老师看得特别仔细,看到我们户口不在本学区,果然顿一下,抬头问我:“你们户口怎么没迁过来?”

我就赶紧解释,说正在办理,但是老家那边程序比较复杂,暂时没弄但我们确实是买房子,也一直住在这里,孩子肯定是在这儿上学的。然后把水电单、物业证明这些都往前推推。

老师也没多说什么,就把材料收下,让我们回去等通知。

那几天真是度日如年。天天刷手机,看有没有学校的消息。过大概一个多星期,终于收到录取通知!看到孩子名字就在那个小学名单上时,我这心才算彻底放回肚子里。

总的来说,我这回“冒险”算是成功。房子买,户口没迁,孩子也顺利在家门口上学。但这个过程里的担心和不确定,也确实挺折磨人的。

我这经历只能算是个例,每个地方、甚至每年政策都可能不一样。只能说,如果你也遇到类似情况,最好还是提前去学校、去派出所多问问清楚,把所有可能性都解到。我们当时是有点嫌麻烦,加上一点侥幸心理,还好结果是好的。但如果能提前把户口迁过来,肯定是心里最踏实的。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4-0858-9752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