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家里正好有点事儿,牵扯到这个“本地户口”的问题,我才专门去琢磨琢磨,搞清楚这到底指的是放以前,我还真没太在意过这个。
我也有点迷糊。你说“本地”,是说我住的这个小区算本地?还是说整个区?或者得是整个市才算?正好我有个侄子,他们家想在这边弄个啥手续,好像是跟上学有点关系,就卡在这个“本地户口”上。他们家情况比较特殊,人在这边住挺久,但户口本上的地址还是老家的。
我就寻思着,得把这事儿弄明白。光听别人说七嘴八舌的,没用。我就先翻翻自家的户口本,上面清清楚楚写着地址,什么市什么区什么街道。我感觉关键可能就在这上面登记的地址。
正好要去社区办点别的事,我就顺嘴问下那里的工作人员。他们倒是解释得挺实在,没那么多弯弯绕绕。
他们是这么跟我说的:
- “本地户口”,主要就是看你的户口登记在哪个行政区域里。通常来说,是以一个市或者一个县为单位的。
- 不是说你人住在这里就算本地户口,关键是你的户籍关系在不在这里。
- 你看你户口本第一页盖章的那个公安局,还有户主页上写的那个地址,那个地址所属的整个市或者县,一般就认作是你的“本地”。
我这么一听,就明白。 说白,就是官方文件上,你的户口落在哪个地界儿,哪个地界儿对你来说就是“本地”。比如,我的户口本上写的是A市B区,那我的本地户口就是指A市的户口,有时候可能具体政策会细到B区,但这得看具体是办什么事儿。
跟我侄子家的情况一对照,就清楚。他们人虽然在A市住,但户口本地址还在老家C县,那对A市来说,他们就不是“本地户口”。有些政策,比如当时他们问的那个入学名额啥的,可能就享受不到或者顺位靠后。
这个“本地户口”看着简单,就是指你的户籍档案正式放在哪个地方的管理范围内。这跟你是不是常住在这里,甚至是不是在这个省,有时候还不太一样。关键就看你户口本上那个戳儿盖在哪儿,地址写在哪儿。搞清楚这个,再去办一些需要区分户籍的事儿,心里就有底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