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这事儿,也不是一时冲动,是琢磨挺久的一个决定。在上海待好些年,一开始也是奔着那股劲头去的,觉得大城市机会多,能闯出点名堂。那时候是真拼,没日没夜地干,就想着能留下来,把那个所谓的“上海户口”给弄到手。
可时间长,感觉就不一样。每天挤在沙丁鱼罐头一样的地铁里,回到租的小房子,累得话都不想说。看着蹭蹭涨的房价,再算算自己那点工资,心里就有点发虚。户口这事儿,政策老变,要求也高,感觉离自己越来越远,就像挂在眼前的胡萝卜,看着有希望,但够不着。
下定决心那阵子
转折点大概是去年。工作上压力特别大,一个项目接着一个项目,身体有点吃不消。加上家里老人生病,需要人照顾,来回跑几趟,心里就更惦记。有天晚上加班到深夜,走在空荡荡的马路上,突然就觉得,图啥? 好像一直在追赶什么,但连自己想要啥都快忘。
那段时间就反复想,留在上海,是为更好的生活,但现在这生活,真的是我想要的吗?好像也不是。那个“上海户口”的光环,慢慢也褪色,觉得为这个虚名,牺牲掉陪家人的时间,牺牲掉自己的健康,有点不值当。
跟家里人通电话,他们倒是挺支持我的想法,说回来也挺离家近,干点啥都方便。有家人的支持,我心里那块石头算是落一半。
开始动手折腾
下决心,就开始行动。第一步就是跟公司提离职。也没说太多复杂的,就说家里有事,需要回去发展。领导挺意外,但也表示理解。交接工作,办手续,前前后后也花个把月。
最头疼的是处理东西和退租。在上海这些年,乱七八糟的东西攒一大堆。那段时间,周末全耗在打包、卖二手、寄快递上。真是体会到啥叫“断舍离”,就是扔扔扔。房子退租也挺麻烦,跟房东掰扯押金什么的,好在都顺利解决。
关于户口这事儿,我还没拿到手,但之前一直按那个方向在努力,积分什么的也攒一些。说“放弃”,更多的是放弃继续留在上海死磕这件事儿,放弃那个执念。心里跟自己说,就这样,回老家去。
离开上海那天,我记得是个阴天。拖着几个大箱子,看着熟悉又有点陌生的街道,心里五味杂陈。有解脱,也有点迷茫,不知道回去会怎么样。
回到老家之后
现在回来有段时间。老家这边,节奏确实慢很多。早上不用再玩命似的冲进地铁,晚上也能按时吃上晚饭。空气比上海吃的也习惯。找个还算凑合的工作,工资肯定没法跟上海比,但消费也低不少,压力小很多。
最大的变化是,感觉时间是自己的。周末可以陪陪家人,或者约几个老同学出来聚聚,聊聊以前的事儿。晚上也能睡个安稳觉,不像在上海,老是焦虑。
也有不习惯的地方。比如这边的工作机会确实少,行业也没那么前沿。有时候也会怀念上海的繁华和便利。但心里踏实。就像穿鞋,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现在这双鞋,可能没那么光鲜亮丽,但穿着舒服。
这就是我从决定放弃上海户口(或者说放弃留在上海的念头)到回老家的整个过程。没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儿,就是一步步走过来的。现在回头看,不后悔这个决定。生活嘛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