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今天跟大家唠唠我最近折腾的一件事儿,就是关于当年上学把户口从农村迁出去变成“非农业”,现在还能不能给弄回来的事儿。
这事儿,还得从我侄子说起。他前阵子毕业,工作还没完全稳定下来,就琢磨着是不是能把户口迁回老家村里去。当年他考上大学,那会儿政策要求,或者说大家都觉得应该把户口迁到学校变成城镇户口,也就是所谓的“农转非”。这一晃好几年过去,现在想回村里,就牵扯到户口能不能跟着回来的问题。
我这人就爱琢磨,也爱自己动手试试。听别人说难,说基本上不可能,但我就想,凡事总得问问清楚,跑跑腿才知道真假?于是我就开始自己的“实践”。
打听消息,跑部门
第一步, 我先是给老家的村委会打个电话。找的是村支书,他人挺实在,跟我说:“理论上是有可能的,特别是当年因为上学迁走的,毕业后没在城里安排工作,想回来的话,政策是允许的。但关键是,村里得同意接收。” 他还提醒我,这事儿不是他一个人说算,得走程序。
第二步, 光听村里说还不行,我还得去户口管理部门问问,也就是我们这儿的派出所户籍科。我抽个空,亲自跑一趟。到那儿,找到负责户籍的民警,把情况一说。民警同志态度挺给我解释说,确实有相关的政策,针对大学生毕业回原籍落户的。他说,主要看两条:
- 你是不是真的因为上大学(包括大中专、技校)把户口迁走的。
- 最重要的,就是你原籍地的村委会(或村民小组)愿不愿意接收你,得给开个“同意接收证明”。
他还补充一句,说最好是毕业后没在外面正式落户,或者在城里没有固定工作和稳定住所的,这样申请起来理由更充分些。
关键环节:村委会点头
听派出所这么一说,我心里大概有谱,关键点还是在村里。于是我又联系村支书,这回是专门回趟老家,当面跟他聊。
到村委会,支书把村主任也叫上,一起谈这事儿。他们说,这几年想把户口迁回来的人不少,但村里也有自己的考虑,比如土地分配、集体福利这些。不是说你想回就能回的。他们需要开个会,或者至少要征求一下村民代表的意见。得有相当一部分人同意才行。
他们强调几个硬条件,跟我之前打听到的差不多:
- 确实是因为上学迁走的。
- 毕业后没在城市里找到“铁饭碗”或者稳定工作的(这点需要一些证明,比如当时的报到证或者失业证明啥的,不过年代久远可能不好找,得看具体怎么认定)。
- 现在确实打算回村里生活,或者主要生活基础在农村。
- 村集体研究同意,这个是最核心的。
他们说,如果村里同意,会给开一个正式的“同意接收证明”,上面得盖村委会的公章。有这个,再加上我侄子本人的毕业证、身份证、户口本(或者户口迁移证存根),才能去派出所正式办理“非转农”的手续。
跑下来的体会
整个过程跑下来,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这事儿确实有可能办成,不像有些人传的“绝对不行”。但是,也绝对不是轻轻松松就能搞定的。
总结一下我的实践经验:
政策是有的, 特别是针对当年因学“农转非”的毕业生,是有回迁渠道的。
关键在村里。 村委会的态度和决定是重中之重。你得符合他们的条件,他们也愿意接收你才行。这可能需要你多沟通,甚至可能要满足一些村里不成文的规矩。
手续不能少。 派出所那边需要的文件,比如村里的接收证明、你的毕业信息、身份户籍材料等,都得准备齐全。
我侄子这事儿,因为他毕业时间不算太久远,而且确实想回老家发展,村里讨论后,初步同意。后续还需要准备材料,一步步走流程。虽然还没最终办完,但至少路子是通的。
如果你或者你家孩子也有类似的情况,别光听别人说,自己去问问,去跑跑。每个地方政策松紧可能不一样,每个村的情况也不同。亲自实践一下,才知道到底行不行。希望我这点跑腿记录能给大家提供点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