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事儿,真是折腾好一阵子。眼瞅着我家小子小学毕业,马上要上中学,可我们两口子的户口都不在这边,孩子的户口也跟着我们,当时真是有点抓瞎,不知道这边的学校收不收,具体要怎么办。
我这人就是这样,遇到事儿就得赶紧去打听,光在家愁是没用的。我就先去我们住的片区对应的中学问问,学校门口保安大哥倒是挺热情,但具体政策他也说不清,就让我去教育局问问。
跑教育局问情况
第二天我就专门请假,直奔区教育局。那儿负责接待的人倒是挺干脆,直接告诉我,外地户口想在本地上公立中学,手续是少不的,得按他们的规定来。他给我一张单子,上面列不少东西,看得我有点头大。
主要就是得证明我们两口子确实是在这儿正经工作和稳定居住的,还有孩子确实是我们的娃,并且有在这儿上学的资格。听着简单,准备起来才知道麻烦。
开始准备材料,真是跑断腿
接下来就是按图索骥,一项一项准备材料。这过程,真是体验一把什么叫跑部门。
- 第一项,全家户口本。这个好办,家里的户口本拿出来复印就行。关键是要复印首页、我们夫妻俩的那页,还有孩子的那页。工作人员特别提醒,要能清楚看出来我们和孩子的关系。
- 第二项,父母的身份证。这个也简单,复印件准备
- 第三项,我们在本地住的证明。这个就有点说道。当时我们是租的房子,人家就要看有效期内的租房合同,还得是去街道备案过的那种。幸好我们一直都是正规租房,合同、备案证明都齐全。要是自己买房,就得出示房产证。要是这些都没有,那就得提供居住证,而且不是刚办的就行,很多地方要求居住证有一定时限,比如满一年什么的,还得去派出所或者网上拉一个证明,证明你连续居住的时间。我们当时是租房合同搞定的,没在居住证上费太多劲,但也听邻居说过为这个居住证跑好几趟。
- 第四项,父母在本地工作的证明。我跟我媳妇都在这边上班,就让公司给开在职证明,盖上公章。有的人可能还需要提供劳动合同、或者最近一段时间的社保缴纳记录,反正就是证明你在这儿有稳定工作的材料。这个也得提前跟公司人事打好招呼。
- 第五项,孩子的出生证明。这个是为证明亲子关系,家里都有,复印一下。
- 第六项,也是挺关键的一项,就是孩子之前小学的学籍证明。得回孩子原来上学的小学去开,证明孩子确实是小学毕业,学籍档案怎么转接之类的。这个也得提前联系好小学那边,别临时去人家放假或者老师不在。
基本上,我准备的就是这些。有些地方可能还要求别的,比如打疫苗的本子什么的,这个最好是去教育局或者目标学校问清楚,每个地方甚至每个学校要求可能都有细微差别。
提交材料和等待
把这些材料都收齐,厚厚一沓,按着教育局给的那个单子顺序整理在规定时间交上去。交材料的时候,工作人员还会一项项核对原件,所以原件也得带齐。
交完之后就是等通知。那段时间心里还是有点七上八下的,生怕哪个材料不合格被打回来。还我们准备得比较充分,后来没过多久就收到审核通过的消息,告诉我们孩子被哪个中学录取。
这是说的公立学校。我也打听过私立学校,好像手续就简单很多,主要看钱和入学考试成绩,对户口这些限制少。但我们还是想优先考虑家门口的公立,毕竟义务教育阶段嘛
总算是把这事儿给办妥,心里一块大石头落地。虽然过程挺繁琐,跑来跑去的,但为孩子上学,这些都值。给后面也要办这事儿的家长提个醒,一定要提前打听清楚政策,早点准备材料,很多证明是有时效性的,别等到关头才着急忙慌,那就容易出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