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我这户口迁出去之后,老家那块地到底咋确权,当初也是让我头疼好一阵子。今天就跟大家唠唠我自个儿的这点经历。

我这情况是这样的,早些年因为工作和孩子上学的原因,寻思着就把户口从村里迁到城里。当时也没想太多,手续办得挺顺利。可过几年,村里开始搞那个土地确权,挨家挨户地登记、测量、发证。这下我就有点懵,我这户口都走,地还在不在?还能不能确权到我名下?心里是七上八下的。

真是一头雾水。 我先是给老家的亲戚打个电话问问。亲戚也说不准,村里说法也多,有的说人走地就没,归集体;有的说承包期没到,地还是你的。听得我更糊涂。

没办法,只能自个儿跑一趟。我特地请假回趟老家村里。

第一步:找村干部问情况

我直接就去村委会,找到负责这事儿的村干部,好像是姓王的一个老哥。他人还挺实在,跟我解释一通。他说,关键得看当时签承包合同是咋签的,还有就是看家里还有没有其他人在村里。

他这么一说,我倒是想起来。当年分地那会儿,我虽然年轻,但好像是跟我爹妈一块儿签的那个土地承包合同,算是家庭承包。我爹妈户口可一直都在村里。

第二步:翻箱倒柜找老合同

听老王的建议,我赶紧回家翻箱倒柜。好家伙,那老合同都压箱底,纸都泛黄。仔细一看,承包方代表是我爹的名字,但家庭成员那栏里,确实有我的名字!这下心里稍微踏实点。

拿着这个老合同,我又去找老王。 他看看说:“这就对,你是家庭成员之一,虽然你户口迁走,但只要承包期没到,你爹妈还在村里,这地原则上还是你们家的。”

第三步:配合确权登记

接下来就进入正式的确权流程。

  • 提交材料: 除那个老合同,还要我爹妈和我的身份证复印件,还有户口本(我用户口迁出的那个证明也行)。反正就是证明“我是我”,“我曾经是这个家的一份子”。
  • 现场指界: 村里组织人到地头上去,确认那块地的四至边界。这个主要是家里人出面去指认的,我在旁边看着,确认无误后签字。
  • 审核公示: 村里把初步的确权结果张榜公示,让大家伙儿都看看有没有异议。我那段时间还挺紧张,生怕有人跳出来说这地不该是我的。好在公示期顺顺利利过去,没人提出反对。

拿到确权证书

公示期结束后,又等一段时间,镇上的土地管理部门正式审核通过,发那个红本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我拿到手里的时候,真是松一大口气。虽然我人在城里,但这地还在,根还在,心里头就觉得踏实多。

我这经历就是:

  • 户口迁出不一定就立马丢地。
  • 关键看是不是家庭承包,家里还有没有其他成员在村里。
  • 以前的老合同非常重要,得留
  • 积极配合村里和相关部门的登记、审核工作。

整个过程跑几趟腿,也问不少人,说实话是有点折腾。但好在结果是好的,地算是确权下来。这事儿,各地政策可能有点小差别,但大方向应该差不多。如果你也遇到类似情况,最好还是亲自回村里问清楚,把材料准备齐,按流程走。希望我这点经验能给大家提个醒儿。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4-0858-9752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