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这事儿当初我和我媳妇也琢磨过,就是她那户口到底要不要迁过来。没迁,一直就放她老家那边。今天就跟大家唠唠我们家这实际情况,给有同样疑问的朋友们做个参考。
当初为啥决定不迁?
刚结婚那会儿,也讨论过迁户口的事。主要是几个考虑:
- 她老家那边可能有点福利: 具体是啥记不太清,好像是说村里或者镇上可能会有些分红或者补贴啥的,虽然不多,但迁走就彻底没。
- 怕麻烦: 一想到迁户口得跑这跑那,开一堆证明,我俩都觉得头大,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暂时不动也许更省心。
- 感觉没啥必要: 当时觉得,结婚证领,法律上就是一家人,户口本上名字在不在一起,好像不影响过日子。
就这么着,一拖再拖,干脆就没办这事儿。
实际生活中遇到过啥不方便没?
头几年,真没觉得有啥不一样。 日常生活,吃喝拉撒,工作上班,谁也不会天天盯着你户口本看。我俩收入放一块儿花,家里事一起商量,跟户口在不在一块儿没半毛钱关系。
第一次感觉到有点小麻烦,是孩子出生后办落户。 这是个大事儿。因为我媳妇户口没迁过来,孩子落户就有两个选择:要么跟我,落我这边的集体户口(当时我户口挂在单位);要么跟她,落她老家去。我俩商量半天,考虑到以后孩子上学主要还是在我工作这个城市,决定让孩子户口跟我走。这个过程稍微折腾点:
- 需要我媳妇提供她的户口本原件、身份证。
- 还得去她户口所在地的派出所开个证明,大概是证明孩子没有在她那边落户之类的。
- 然后拿着这些材料,再加上我们的结婚证、出生证明,才在我这边顺利给孩子上户口。
比起那些夫妻户口在一块儿的,确实多几步手续,多跑一两个地方。但好在也办下来。
后来还有一次,是申请一个本地的啥补贴政策。 具体是啥记不清,好像跟购房或者租房有点关系。当时要求提供家庭户口信息,因为我俩户口不在一起,就得分开提供,还得额外再提供结婚证来证明我们是一家人。负责审核的人看半天材料,问问情况,也给办,就是感觉比别人多解释几句,多交点材料。
还有就是,有时候社区登记啥的,需要提供户籍信息,我俩就得分开填,或者备注一下情况。都不是啥大问题,就是稍微繁琐一点点。
不迁户口到底有啥大影响没?
就我们家这几年的实践看,大的、实质性的影响,真没有。 夫妻关系、财产、孩子抚养这些核心的东西,跟户口迁不迁关系不大。法律上认的是结婚证。
主要就是体现在一些具体办事流程上。
- 可能需要提供更多证明材料: 尤其是在办理一些需要核实家庭关系、户籍信息的事务时,比如上面说的孩子落户、申请某些政策补贴等。
- 可能需要两地跑: 如果有些事情必须回户籍所在地办理,那没迁过来的一方就得跑回去。
- 子女入学: 这个得看具体城市的政策。我们这边因为孩子户口跟我,入学是按我的户籍来的,没遇到障碍。但如果当初孩子户口跟妈,要在我们这个城市上学,可能就得按外地户籍的政策来,手续会更复杂,要求也更多。这个是当初我们决定孩子户口跟我走的主要原因。
- 社保医保: 这个也看地方。我媳妇工作单位给她交的有社保医保,基本没影响。如果是没工作的,或者想享受男方这边的一些本地居民医保政策啥的,户口不在这边可能会有限制。
我的实践结论
你要问我女方户口不迁会怎样?我的答案是:大概率不会怎么样,日子照过。 但你得做好心理准备,就是在某些特定场合,比如办大事(孩子落户、入学、买房贷款、某些补贴申请等)的时候,手续可能比别人稍微复杂一点,得多跑跑腿,多准备点材料。
至于那些所谓的农村福利、拆迁补偿啥的,得看具体情况,每个地方政策不一样。如果你老家那边确实有实打实的好处,不迁也许是明智的。如果没啥特别的,又怕以后麻烦,那早点迁过来可能更省事。
这事儿没有绝对的好坏,看各家自己的情况和取舍。我们家目前就这么着,也习惯,没觉得是个多大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