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今天跟大家唠唠我前段时间碰到的糟心事儿——这个所谓的“虚拟户口”。这玩意儿搁谁身上都头大,我也是实打实地体验一把,从头到尾给你们捋捋我是咋弄明白,又是咋把它给解决的。
事情是咋发现的?也挺偶然。我这不是琢磨着给孩子办点入学相关的手续嘛需要用到户口本。我拿着家里那个老户口本去办事处,工作人员一看,对着电脑敲半天,然后抬头跟我说:“师傅,您这个户口地址有点问题,好像是个空挂户?”
当时我就懵。啥叫空挂户?虚拟户口?我这户口本用多少年,地址清清楚楚写在那儿,怎么就虚拟?我赶紧问人家咋回事。人家也说不清楚具体原因,就建议我去户口所在地的派出所问问。
没办法,硬着头皮去。到派出所户籍科,排半天队,轮到我。我把情况一说,递上户口本和身份证。民警同志倒是挺耐心,帮我查半天系统,告诉我,我那个户口地址,确实很多年前就因为市政规划、拆迁啥的原因,实际地址已经没,成一个“历史遗留”的空挂户地址,也就是他们说的“虚拟地址”。说白,就是户口本上写的地方,现实中已经找不着!
这下我才明白,敢情我这些年顶着个“不存在”的地址晃悠。怪不得之前有些需要地址核验的事儿老是卡壳,我还以为是系统问题。民警同志说,这种情况必须得处理,不然以后很多事儿都办不,比如孩子上学、社保、甚至买房贷款都可能受影响。
咋办?迁移呗!
民警给我几条路:
- 有房产就迁到房产下: 如果我自己或者直系亲属(配偶、父母、子女)名下有房产,可以把户口迁到这个实际的房产地址上。这是最稳妥的办法。
- 没房产就找地方挂靠: 如果实在没房产,看能不能挂靠在符合条件的亲戚朋友家里,但这得人家同意,手续也相对麻烦点。
- 迁回原籍: 如果以上都不行,理论上可以尝试迁回自己的出生地或者父母户口所在地,但这个操作起来也看具体政策,不一定容易。
我琢磨一下,幸好前几年咬牙买套小房子,虽然不大,好歹是个正经地址。那就迁到自己房子下面。
接下来就是跑手续,那真是一段“光辉”历程。
第一步,准备材料。 这可不是光拿个户口本就行的。我得准备:
- 我的身份证、户口本原件复印件。
- 房产证原件复印件(还得是房管局备案的那种正式证件)。
- 结婚证(如果迁到配偶房产下)。
- 有时候可能还要社区或者物业开个居住证明啥的。
第二步,去现在的房产所在地派出所申请。 带齐材料,我又去我房子所在地的派出所,提交“市内迁移”的申请。填一堆表格,工作人员审核材料,确认房产信息和我的身份信息一致。
第三步,回原来的“虚拟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办理迁出。 拿着这边派出所开的“准予迁入证明”,我又得跑回原来那个登记“虚拟地址”的派出所。他们那边也得查,确认我是本人,然后给我开一张“户口迁移证”。这一步倒是没太卡我,估计他们也巴不得赶紧把这些“虚拟户口”清理掉。
第四步,拿着“户口迁移证”再回到新地址的派出所落户。 这是一步,把迁移证交给这边派出所,他们就在系统里操作,把我的户籍信息正式落到我的房产地址下面,然后给我打印一本崭新的户口本。拿到新户口本那一刻,我这心里才算踏实。
整个过程,前前后后跑好几趟派出所,复印一堆文件,请好几天假。虽然民警同志们态度都还行,但这流程确实挺折腾人。尤其是中间有一次,房产证上的一个信息和系统里有点出入,又让我去房管局核实,来来回回,真是感觉身体被掏空。
我的经验就是:
- 没事儿也查查自己的户口状态。 别像我一样,等用到的时候才发现问题,那就手忙脚乱。可以去社区或者派出所咨询一下,确认自己的户口地址是不是真实有效的。
- 真碰上“虚拟户口”也别慌。 这事儿现在应该不少见,按规定一步步来,总能解决。关键是搞清楚自己属于哪种情况,能迁到哪儿去。
- 材料一定要准备齐全。 反复跑路大部分时间都耗在补材料上。去之前最好打电话问清楚需要一次性带齐。
- 有点耐心。 办这些手续,快不。放平心态,一步一个脚印地办。
总算是把这块心病给解决。现在拿着这个地址实在的新户口本,心里踏实多。希望我的这点经历能给可能遇到类似问题的朋友提个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