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琢磨着怎么把接待客户这块儿练得更顺溜点,以前,虽然也知道要客气、要热情,但真到客户上门,有时候还是有点儿手忙脚乱,话也说得磕磕巴巴的,感觉不太行。
所以我就想,不能老这样,得专门练练。我这人就喜欢实践,光看理论没用,得自己上手试试。
我就是回忆自己之前接待客户的场景,哪些地方做得不哪些话说得不对劲。我发现主要问题是:
- 开场白太干。 就是简单的“你好”、“请坐”,然后就不知道说啥,气氛有点尬。
- 遇到问题反应慢。 客户问个稍微复杂点或者我不太清楚的事儿,我就容易卡壳,或者就只会说“我确认一下”,显得很不专业。
- 过渡不自然。 从闲聊到谈正事儿,或者从一个话题跳到另一个话题,感觉很生硬。
- 结束时有点草率。 事情谈完,送客的时候也就匆匆几句,没给人留下啥好印象。
我的练习过程
第一步,先是把流程拆开。 我觉得接待客户就像走流程,得一步步来。我就把它分成:迎接、寒暄、解需求、介绍/解答、处理异议、结束送别这几块。
第二步,针对每一块想词儿。
迎接的时候,不能光说“你好”,我试着加点儿别的,比如“您王总,一路辛苦!”或者“盼您好久,快请进!”。反正就得多点人情味儿。
寒暄这块儿最头疼,以前觉得聊工作就行,后来发现不行,得先拉近距离。我就准备几个万能话题,比如问问“路上堵不堵车?”、“这几天天气变化挺大哈?”,或者简单问句“喝点什么?茶还是咖啡?”。关键是要显得自然,别像背书。
解需求和介绍解答这块,我练的是怎么听明白对方的话,还有怎么把咱们的东西说明白。以前老想着用专业词,现在觉得大白话可能效果更好,让客户一听就懂。遇到不知道的,我练习不说“不知道”,而是说“这个问题我得跟技术部确认下,尽快给您答复”或者“关于这个细节,我帮您查一下准确的信息”。这样听起来就靠谱多。
处理异议,不能硬顶,也不能一味退让。我就练怎么先表示理解,“您说的这个问题确实存在”,然后再解释或者提供解决方案。
送别,我也得多说几句,比如“今天跟您聊得很愉快,希望下次有机会再合作”,或者“回去路上注意安全”。多叮嘱一句,感觉就不一样。
第三步,就是反复练。 光想没用,得说出来。一开始我就自己对着镜子说,假装客户就在对面。感觉自己表情、语气哪里不对,就调整。后来胆子大点,就拉着同事帮我对练。他演客户,提各种问题,我来接招。刚开始还是有点紧张,说错话或者卡壳是常事儿,但练多就好。
我还偷偷录音。 把自己跟同事对练的过程录下来,然后自己回去听。妈呀,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好多口头禅,好多犹豫的地方,语速有时候也控制不找到问题就好办,对着录音再改再练。
现在的效果
练大概一两个月,感觉确实好多。现在客户来,心里有底,说话也流畅自然不少。开场能聊几句闲话缓和气氛,介绍东西也能说到点子上,遇到问题也能比较从容地应对。虽然离那些特别厉害的销售大佬还差得远,但比以前那个手足无措的自己强太多。
这玩意儿没啥捷径,就是脸皮要厚,得多练,把各种场景都预演几遍,形成肌肉记忆。熟能生巧嘛我觉得挺实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