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个户口在农村交社保的事儿,我自己前几年就折腾过一回,那会儿也是两眼一抹黑,到处打听,走不少弯路。今天就跟大家唠唠我当时是咋办下来的。
第一步:搞清楚找谁问,去哪儿办
我也不懂,就想着是不是村里就能办。我就先去趟村委会,问村干部。他们挺热心,跟我说村里主要办的是那个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就是一年交一次钱的那种,比较基础。但我想着自己有时候在外面打点零工,或者干脆自己搞点小买卖啥的,就琢磨着能不能交个像城里上班族那样的,以后退休能多拿点儿。
村干部听我这么一说,就指条路,说:“那你得按‘灵活就业人员’的身份去交,这个得去镇上或者县里的社保局问问。”
得,那就跑一趟呗。我揣着身份证和户口本,就去我们县里的人社局,找那个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地方还挺好找,就在行政服务大厅里头。
第二步:准备材料,选缴费档次
到服务中心,人还不少。排队等一会儿,轮到我。我就跟工作人员说我的情况,农村户口,现在没固定单位,想自己交社保。
工作人员态度还行,没不耐烦,跟我解释说,像我这种情况,可以参加“灵活就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和“灵活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这两样可以分开交,也可以一起交。养老保险是交够年头(至少15年),到退休年龄就能按月领养老金;医疗保险嘛就是管看病报销的。
然后就问我要材料,主要是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有的地方可能还要户口本,我那天也带着,以防万一嘛他还给我一张申请表,让我填个人信息。
最关键的一步来,就是选缴费基数。工作人员拿个单子给我看,上面有好几个档次,说是按上一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百分之六十、百分之八十、百分之百,甚至更高来选。你选的档次越高,交的钱越多,以后退休拿的养老金理论上也越多。我当时琢磨一下,手头也不宽裕,就选个最低档,也就是60%那个。想着先交起来再说,以后有钱再考虑提高档次。医疗保险也有几个档次,我也选个基本的。
第三步:办理手续,开始缴费
选好档次,填好表,工作人员就把我的信息录入系统,给我办个参保登记。整个过程还算顺利,没想象中那么复杂。办完之后,他告诉我怎么交钱。
缴费这块,当时有好几种方式。可以直接在社保局的窗口交现金,也可以去指定的银行柜台交。工作人员推荐我去银行办个代扣,或者用手机银行、支付宝、微信上的社保缴费功能。我一开始图省事,就在大厅旁边的银行窗口把第一笔钱给交。
后来我觉得老跑银行也麻烦,就研究一下手机缴费。现在确实方便多,很多地方的税务局或者人社部门都有自己的APP或者小程序,绑定银行卡或者直接用微信支付宝就能按月或者按年交钱,还能查缴费记录,省不少事儿。
后续:持续缴费和注意事项
办完之后,这事儿就算开始。后面就是按时缴费。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我是选择按月交的。中间有段时间手头紧,确实停几个月,后来缓过来又赶紧给续上。工作人员说,养老保险这个缴费年限是累计算的,中间断不要紧,只要退休前累计交够15年就行。肯定是连续交、多交更好。
医疗保险要注意,很多地方要求是连续缴费的,一旦断缴,可能就会影响看病报销,这个得特别留意。具体规定每个地方可能有点小差别,最好是办的时候就问清楚。
基本上,我当时就是这么一步步办下来的。现在回头看,流程不算特别难,主要是开头不知道去哪儿问,容易跑冤枉路。关键就是找到当地的社保经办机构,把自己的情况说清楚,他们会告诉你具体怎么办、需要啥材料。选档次就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来,先参与进来最重要。
现在国家政策也越来越好,对我们农村户口出来的人自己交社保也挺支持的,线上线下都能办,方便多。希望我这点儿经验能帮到有需要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