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个事儿,真是让我这个当爹的操碎了心。我家小子,从小就在深圳这边长大,小学、初中一路读上来,成绩嘛不好不坏,中等偏上。眼瞅着初三快毕业了,这高中咋办,成了我心头一块大石头。
咱不是深圳户口,一直拿的是居住证。以前小升初,感觉政策还宽松点,只要居住证、社保这些基础的搞齐了,找个学校读书问题不算太大。但到了初升高,这道坎儿,感觉就不一样了。
打听消息的日子
那段时间,我真是到处打听。先是问了孩子班主任,老师倒是挺热心,但她也不是专门搞招生的,就给了个大概方向,说非深户想读公办高中,条件挺严的,具体得看当年的政策文件。
然后我就开始在网上扒拉。各种公众号、论坛、教育局官网,翻了个底朝天。信息那叫一个多,但也乱。有的说可以读,有的说必须回老家。看得我头都大了。
后来我又找了几个同样情况的家长交流。大家都是一肚子苦水,焦虑得不行。有个家长说他去年就研究过,说非深户想跟深户一样参加划线录取进公办高中,得满足好几个“硬杠杠”。
搞明白那几个“硬杠杠”
折腾了一大圈,总算是把这事儿捋得差不多清楚了。简单说,不是深圳户口,想在深圳读高中,尤其是公办高中,不是完全没门,但确实不容易。主要是得满足这么几个条件:
- 你(家长)得有深圳的居住证,而且不是刚办的,得连续持有好几年,具体几年每年政策可能微调,但肯定不是短期的。
- 你(家长)还得在深圳连续交社保,主要是养老和医疗这两种,也得交够一定的年限,中间最好别断。
- 孩子自己,必须在深圳有完整的三年初中学籍。就是说,初一到初三都得在深圳的学校正规读书,有学籍记录。
这三个是核心,我当时对照了一下自家情况,居住证和社保年限倒是够了,孩子也是从初一就在这边读的。心里稍微松了口气,感觉有希望够上公办的边儿。
但是,这里头还有个事儿。就算你满足了这些条件,也不是说就能随便挑好学校了。非深户能报的公办高中学位,跟深户还是有区别的,具体得看当年的招生计划和名额。说白了,竞争压力还是挺大的。
如果条件差点儿?
那段时间我还琢磨,万一哪个条件差点儿,比如社保或者居住证年限稍微差一点,是不是就彻底没戏了?
了解下来,也不是完全卡死。如果你别的条件都行,就是居住证、社保年限这些稍微差一点,或者说不满足通过统一划线进公办的那些所有条件,但孩子确实在深圳读满了三年初中,那也还是有路子的:
- 可以考虑参加民办高中的自主招生。民办嘛学费贵点,但也是个选择。
- 还可以报中专、职高这类学校。
- 实在不行,一条路,就是回老家户籍地参加中考,读高中。
所以你看,路子有几条,但想留在深圳读个理想的公办高中,确实得早规划,把那些“硬杠杠”都满足了才行。
的啰嗦
我这番折腾下来,最大的感触就是:政策每年可能有微调,一定要提前关注官方发布的信息。别道听途说,自己去查、去问最靠谱。尤其是家有准备升高中孩子的非深户家长,居住证、社保这些千万别断了,孩子的学籍也要保证连续。提前准备,总比临时抱佛脚强。
我家小子还算顺利,因为我们准备得早,条件基本都符合,后面就看他中考发挥了。但这过程中的焦虑和折腾,真是谁经历谁知道。希望我的这点实践记录,能给后来人提个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