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今天唠唠我家孩子在上海上学这事儿,真是折腾了一番,不记录下来都对不起我跑的那些路。

最早是孩子快到上幼儿园的年纪了,我和孩子妈就开始焦虑。咱俩都不是上海户口,这孩子咋上学?听周围人七嘴八舌的,有说要积分满120分,有说有居住证就行,给我俩整得一头雾水。那时候真是两眼一抹黑,不知道从哪儿下手。

第一步:搞明白政策,跑断腿的开始

就是个行动派。听别人说再多不如自己去问。我就先去了趟我们街道的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就是那个能办居住证的地方。想着先从这个最基础的问起。工作人员态度还行,给了我一些宣传册,但那上面的条条框框,看得我脑仁疼。

然后我就回家上网查,各种公众号、论坛翻了个遍。信息很多,但感觉每年政策好像都有些小变动,又不敢全信。还是觉得官方的最靠谱,就盯着“上海发布”还有各区教育局的消息看。慢慢地,总算捋出点头绪了:

  • 居住证是门槛!大人小孩都得有,而且得是连续的,不能断。
  • 积分120分是个好东西,有的话选择面可能广一些,尤其想进好点的公办幼儿园或者小学,这个很有用。
  • 就算没积分,光有居住证,也能上学,但大概率是区里统筹安排,就是看哪个学校有空位就塞哪儿。

搞明白这些,心里稍微有点底了,知道劲儿该往哪儿使了。

第二步:办证!办证!还是办证!

我跟孩子妈的居住证之前办过,但中间因为换工作、搬家什么的,地址变过,还差点断了。赶紧去续办、更新地址。这个过程还材料带齐了去社区中心,填表、拍照、等通知。就是这个等待时间有点熬人。

最关键的是给孩子办!很多人以为大人有就行,孩子也得单独办《上海市居住证》或者至少得有《居住登记凭证》。我们赶紧带着孩子的出生证明、户口本、还有我们的居住证、房产证(租房的话就是租赁备案合同),又跑了一趟社区中心。给孩子办这个相对快一点,但也得走流程。

这里得提醒一句:居住证地址非常重要!你在哪个区办的居住证,孩子基本就在哪个区申请上学。我们当时就确认了地址没问题,就在我们想让孩子上学的那个区。

第三步:积分,要不要冲?

当时我也琢磨过要不要搞那个120积分。算了一下,我学历、年龄、社保年限加起来,好像离120分差那么一口气。要想凑够,得去整个职称或者提升学历,感觉时间上来不及,而且也挺折腾。孩子妈那边也差不多。我俩商量了一下,觉得为了上学这事儿再去费劲搞积分,有点本末倒置,而且也不能保证就一定能进心仪的学校。决定,算了,就按普通流程走,有居住证,能统筹进个公办就行。

第四步:网上报名,信息登记

到了孩子该上小学的年纪,真正的大头戏来了。每年大概三四月份,上海会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招生政策。我那段时间天天刷手机看消息。政策一出来,赶紧研究。还那年政策和前一年比,大方向没变。

然后就是网上登记。现在都是在“一网通办”那个平台搞,或者教育局指定的入口。得先进行适龄儿童的信息登记。把孩子的身份信息、居住证信息、家长的信息一股脑全填上去。上传各种证件照片,比如户口本、出生证明、居住证、房产证(或租赁合同)等等。

填这个表的时候,真是小心翼翼,生怕填错一个字。提交之后,就是等待审核。那几天真是有点坐立不安,时不时就上去看看状态。

第五步:区教育局验证和统筹

网上信息登记通过后,还没完。还得根据区教育局的要求,可能需要去指定的验证点现场核验材料。我们那年是疫情期间,好像简化了一些流程,主要是线上审核和比对。但听说有些区或者有些情况还是需要跑现场的。

因为我们没有积分优势,也没报民办(民办摇号那玩意儿,咱也没那运气和财力去试),就直接选了公办,然后等着区里统筹安排。

这个等待是最熬人的。你不知道孩子会被分到哪个学校。家附近的?还是离得老远的?心里一点谱都没有。

的结果

大概到了七八月份,终于收到了通知,孩子被统筹安排到了离家不算太远的一所公办小学。虽然不是我们最初幻想的那个“热门”学校,但好歹是解决了上学问题,而且是公办,我们已经很知足了。

整个过程跑下来,感觉就是:

  • 提前准备!居住证这东西一定要早办,而且要保持连续,地址别搞错。
  • 信息要准!多看官方发布,别被小道消息带偏。
  • 放平心态!尤其对于我们外地户口的家长来说,能顺利入学已经很不错了,对于学校好坏,有时候得看运气和区里的资源情况。

现在孩子已经上学了,看着他每天背着书包的样子,觉得之前那些折腾都值了。这过程确实不容易,希望能给后面要办这事儿的家长们一点点参考,起码知道大概要跑哪些步骤,心里能有个底。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4-0858-9752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