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这个城乡户口的事儿,还真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的,我自己也是前些年才慢慢搞清楚的。以前老听人说“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听得我一头雾水,总觉得挺复杂的。
最早接触这事儿,还是我刚参加工作那会儿。那时候从老家出来,到城里上班,得办个暂住证啥的,当时就模模糊糊感觉这户口好像分两种,城里的和农村的不一样。家里老人也老说,我是“吃商品粮”的,跟村里“种地的”户口不一样了。具体咋不一样,我也说不清楚,反正感觉挺重要的。
琢磨过程
后来有一次,大概是几年前,我回老家给我侄子办点入学相关的手续,需要用到户口本。我爸就把家里的户口本翻出来了,我顺手拿过来看了看。咦?我记得以前好像写着“农业家庭户”之类的字样,但这回仔细瞅,好像就变成了“居民户口”几个字。
当时我就纳闷了,啥时候变的?我爸也说不上来,就说好像前两年村里统一换过一次本子,让交照片啥的。他还嘀咕,说反正地还是那些地,没感觉有啥大变化。
这事儿勾起了我的好奇心。回到城里,我就特意留意了一下。跑去社区问了问给我孩子办医保的事儿,顺便就问了嘴户口的事儿。社区的大姐挺热心,跟我解释说:“早就改,现在不分农业非农业了,都统一登记成居民户口了。”
我这才有点明白过来。原来国家政策调整了,说是为了搞城乡统一,把以前那个划分给取消了。我上网稍微查了查,确实看到不少新闻说这事儿,说好多省份都陆续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区分了。
搞明白了点
这么一折腾,我算是捋明白了:
- 以前:确实分得很清楚,有农业户口(农村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城镇户口)。这俩不仅是字面上的区别,背后连带着的福利、政策,比如教育、医疗、社保啥的,可能都不太一样。
- 国家层面在大力推进改革,要把这两种户口合并,统一叫居民户口。目标是让大家身份更平等,享受的公共服务也慢慢拉平。
我也知道,这本子上改成“居民户口”是一回事,实际生活中,城乡之间在资源、环境、福利待遇上的差别,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全抹平的。比如我老家那边,虽然户口本改了,但宅基地、承包地这些东西,还是跟以前一样那么管着。城里这边,工作机会、教育资源,客观上还是有优势。
对我来说,“城乡户口”这个概念,现在更像是一个历史遗留的说法。官方层面,统一叫居民户口是趋势,也是正在做的事。但实际感受上,你生活在城市还是农村,享受到的具体的东西,还是有区别的,这个区别可能还需要很长时间来慢慢缩小。
反正现在再有人跟我提“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我心里就有数了,知道那是老说法了,现在都朝着“居民户口”统一去了。搞清楚这个,心里也踏实点,不用再被那些老名词绕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