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跟大家唠唠我当年(大概是2017年那会儿)折腾大厂户口那点事儿。

当时为啥想弄这个户口

那会儿北京房价高得吓人,很多人就开始往外看,大厂离北京近,当时风声也紧,说未来发展潜力大,不少在北京上班的哥们儿都动了心思。我也一样,想着能不能先在那边弄个落脚点,万一以后真发展起来了?再说了,当时传得沸沸扬扬的,说什么政策松动,好像买个房就能落户似的,听着挺诱人。

主要是自己也在北京漂着,没户口总觉得差点意思,孩子慢慢大了,上学也是个问题。想着大厂要是能落户,以后会不会方便点?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开始琢磨这事儿。

打听和准备的过程

我这人做事儿,就喜欢先自己摸索。先是上网大概查了查,信息挺乱的,有的说行,有的说不行。然后就开始问身边的人,特别是在大厂买了房的朋友。

关键信息点来了:

  • 买房是门槛: 当时普遍的说法是要在大厂买商品房,而且好像对面积有要求,我记得模模糊糊是说要70平米以上?这个记不太清了,反正就是得先有套自己的房子,房本得拿到手。
  • 工作和社保: 光有房还不行,还得有稳定的工作。这个“稳定工作”当时就有点模糊,是在大厂本地有工作?还是在北京有稳定工作也算?还有社保,说是要连续缴纳,好像提到了要三年?这个具体要求当时跑了好几个地方问,说法都有点出入。
  • 稳定住所证明: 这个就是房产证,证明你在这儿确实有地方住。

我当时在北京工作,社保也在北京交着。为了这事儿,我还特意跑了几趟大厂那边。

实际跑动和遇到的情况

找了个周末,我就开车去了大厂。先是去中介那儿打听,中介嘛说得都挺好听,基本就是买房就能办,但具体细节他们也说得含糊不清,就催着你看房。

后来我学聪明了点,直接去了当地的行政服务中心,想找管户籍的窗口问问。好家伙,人那叫一个多!排了好长的队。

轮到我了,我就把我的情况说了:北京工作,北京社保,在大厂买了房(那时候我确实动了心思,已经在看房阶段了),问能不能落户。

工作人员态度还行,但给的答复就比较官方了。大概意思就是,得符合当时的廊坊市整体政策,大厂是跟着市里走的。强调了本地稳定就业和社保的重要性。对于我这种在北京工作的,情况就比较复杂,需要具体审核,不是买个房就一定行的。

我记得当时卡得比较严的几点:

  • 工作关系和社保缴纳地:他们倾向于要求工作关系和社保都在廊坊市或者大厂本地。北京的社保能不能认,当时没给我一个明确的准信儿。
  • 实际居住:虽然买了房,但如果你主要生活和工作还在北京,只是周末过去一下,他们也可能认为你不算“稳定居住”。

来回跑了两三趟,每次问到的细节都可能有点小差异,感觉政策确实不是很明朗,或者说执行起来有挺多细节要卡的。

的结果和想法

折腾了一段时间,看房也看了,政策也问了。我暂时放弃了。主要觉得不确定性太大了,投入一套房子的钱进去,万一户口落不了,或者政策又变了,感觉风险不小。

而且当时感觉,就算落了户,孩子上学、医疗这些配套,跟北京比还是有差距。我工作的重心也还在北京,每天通勤时间太长也吃不消。

这事儿给我的教训就是:

政策这东西,尤其是户口这种大事儿,一定要看官方的明文规定,不能光听别人说或者中介忽悠。而且政策是会变的,2017年的情况跟现在肯定又不一样了。

当时身边确实有朋友买了房,也折腾了户口,成功的有,但过程都挺曲折的,好像后来政策收紧了一波。这种事儿,光有决心还不行,还得看时机和具体的政策细则。

反正我那次的实践经历就是这样,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还是老老实实在北京待着了。不过也算是亲自去了解了一圈,心里有数了。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4-0858-9752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