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真是被户口本上的两个词给绕晕了:出生地和籍贯。起因是家里小孩要办点手续,需要填个详细信息表,上面清清楚楚列着这两项。我当时就琢磨,这俩有啥不一样?不都是说我从哪儿来的吗?
一开始我没当回事,想着随便填一个就得了。后来心里不踏实,就翻箱倒柜把家里的户口本找了出来。打开一看,还真不一样!我的户口本上,出生地写的是我当年出生的那家医院所在的城市,具体到哪个区。但是,籍贯那一栏,写的却是一个我几乎没去过的北方小县城,那是我爷爷辈的老家。
这就让我纳闷了。我是在南方出生的,长这么大,活动范围也基本在南方,怎么籍贯就跑到那么远的一个北方县城去了?
光自己琢磨没用,我就打电话问了我家老爷子。老爷子在电话那头,慢悠悠地给我解释上了。他说:
- 出生地,顾名思义,就是你呱呱坠地那个地方,在哪儿生的就填哪儿,这个好理解。
- 籍贯,这个就有点说道了。它一般是看你父亲或者祖父的籍贯。简单说,就是追溯你家祖辈是哪里人。就算你爸妈后来搬家了,甚至你出生在国外,只要你报户口,籍贯通常还得写祖辈那个老地方。他说这是传统,表示不忘根。
这么一说,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出生地看的是“你”在哪儿出生,是个地理概念;而籍贯看的是“你家”从哪儿来,有点寻根问祖的意思。
所以说,这两个不一样是很正常的。尤其人口流动多大,很多人都是生在一个地方,籍贯是另一个地方,然后现在户口又落在第三个地方(也就是户口所在地,那是你户口登记在哪个派出所)。这三个地方可能完全不搭界。
搞明白之后,心里就踏实多了。填表的时候,就能准确地把出生地写成我实际出生的城市,籍贯按照户口本上写的那个祖辈老家填上去。虽然平时用不太到,但弄清楚了总比稀里糊涂地强。也算是对自己和家族的来历多了点了解,挺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