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落户上海容易吗?需要达到什么条件?

许多人都想在上海站稳脚跟,根据2020上海户口新政策,在上海五类人符合相关条件可直接落户上海!赶快来看看!

直接落户上海条件

落户上海问题答疑:落户上海的问题1:上海市硕士研究生怎么落户?积分落户徐老师答:可以考虑上海应届毕业生72分打分落户上海。落户上海的问题2:上海居住证持证已满7年能落户吗?积分落户徐老师答:1.上海居转户条件持证累计7年外,还需满足个税社保等要求。2.上海居转户需中级及以上职称。五类人符合条件可直接落户上海

01第一类:创业人才获科技企业孵化器或创业投资机构首轮创业投资额大于1000万元(含1000万元)或累计获得创业投资额大于2000万元(含2000万元),且在上海本市企业中持股比例不低于10%并连续工作满2年。

02第二类:创新创业中介服务人才

在本市技术转移服务机构中连续从事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满2年,且最近3年累计实现技术交易额大于5000万元(含5000万元)的技术合同第一完成人。

落户上海条件

03第三类:风险投资管理运营人才

本市创业投资机构的合伙人或副总裁及以上的高级管理人才且已完成在上海投资累计达3000万元。

相关阅读:上海落户规定!2年快速落户就看这些标准!

04第四类:企业高级管理和科技技能人才

最近4年累计36个月在本市缴纳职工社保的基数等于本市上年度职工社会平均工资3倍,且缴纳个人所得税累计达到100万元。

相关阅读:

上海落户难?2019年这些人落户上海更容易!看看有没有你!

05五类:企业家直接落户条件须同时符合

1、运营本市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担任董事长或总经理)或持股大于10%(含10%)的创始人。

2、企业连续3年每年营业收入利润率大于10%,且上年度应纳税额大于1000万元(含1000万元)、或科技企业连续3年每年主营业务收入增长大于10%,且上年度应纳税额大于1000万元(含1000万元)或企业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等资本市场挂牌上市。

3、企业的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不属于国家和本市规定的限制类、淘汰类目录。

4、企业无重大违法违规行为和处罚记录,无不良诚信记录。

重点来了,如果你符合以条件,千万别以为你就能顺利落户上海!提交材料并代表落户上海能够审核通过!徐老师总结了2020年落户上海材料被退回的几种情况,赶快来看看!

落户上海被退回怎么办

2020年上海落户被退回的几种情况:

一旦提交资料,建议保持状态稳定,不要离职、结婚离婚、生孩子或交易房产。

1、个税和社保严格按照原来的缴纳方式和金额缴纳,有人办理过程中被要求补过近半年的税单,人才也会在此期间核查社保;

相关阅读:

重中之重!上海落户,社保基数要不要提前准备?快看

2、不要离职换公司,有人公示期间离职被退材料;

3、不要出现离婚结婚情况;

4、办理过程中尽量不要交易房产,若新购住房办理产证后未能及时修改落户地址,会导致原来申请的集体户口(单位集体户或社区公共户)审批不通过,原有住房出售会导致个人户口无法迁入原有住房地址;

5、交材料或者交材料后怀孕,需要及时告知人才中心,如实说明情况;

a、若孩子出生早于准迁证开出时间,能及时给孩子在户籍地上户口并提供孩子的相关资料给人才中心,那么孩子也可以直接落户上海;

b、若孩子出生早于准迁证开出时间,但未能及时给孩子在户籍地上户口并提供孩子的相关资料给人才中心,那么孩子原则上需要走投靠(共同居住5年)途径落户,当然你也可以不去开准迁证,公示结束后把孩子的资料提交到人才中心申请重新打印落户

c、若孩子出生晚于准迁证开出时间,那么孩子可以直接落户。

6、交材料申请期间,单月的社保基数和个税要适当高于落户标准,尤其是单月的个税不能太低,人才中心不会去关心你年底是否会有奖金或者剩下的几个月个税会大幅度提高。

每年仅两万左右的落户上海的人数,让我们不禁抱怨政策的不公,但我们也应该知道,落户上海的名额因为稀缺所以珍贵,如果你想落户上海赶快准备起来!

上海落户简单还是成都落户简单(上海户口转成都户口条件)

在上海落户很难吗

你好,很高兴回答您的提问。上海落户有很多种,应届毕业生落户比较容易,复旦交大华师大同济是可以直接落户的,其他毕业生有个积分达到即可落户。留学生有另外的落户政策,相对也是容易些的。另外临港,张江科学城落户相对更容易,紧缺人才,相对比较容易落户。针对工作在上海的职场人来讲,居转户需要满足社保7年,职称,社保基数,个税等等条件比较漫长。当然还有婚姻投靠等方式。相对来说还是不容易的。谢谢

请问上海落户难吗?

上海落户不难。

根据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发布的通告显示,上海市为了推进高质量人才高地建设,加大吸引人才支持力度,决定开放第二批2021年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落户受理工作,并试点在五个新城和自贸区新片区就业的本市应届研究生毕业生符合基本条件可直接落户的政策。

五个新城,也就是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南汇这五个地方。这个政策,本质其实就是进一步放开上海的落户政策,加入到全国的抢人大战中去。但是上海作为和北京一样,被国家严格控制人口规模的城市,大政策限得很死,所以只能采取小步走的方式,暗搓搓地搞调整。

相关信息

现在好多省,在搞强省会战略,说到底也就是要靠一个强大省会,把本省的人口大盘子给固定住。比如湖南省长沙市,本来湖南全省人口在上一个十年中,增长相当缓慢,但是长沙市的人口增长却突飞猛进,从不到700万,增加到1000万以上,为长沙后面的一系列发展打下了人力基础。

抢人大战,随着上海市的加入,将会变得越来越白热化,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人口在全国自由落户将成为现实。很多城市的房价都已经出现明显下跌迹象了。我了解到的一些县城的房价都出现了打折促销的情况。

北上广逐步放宽,一线城市落户,哪里最容易?

上海落户的门槛进一步放松了。

6月29日,微博话题#今年上海应届硕士毕业生直接落户#引发热议,登上热搜。截至7月1日,此话题阅读量已达到1.9亿。

这不是上海第一次因放宽落户政策引发讨论。6月7日,上海发布《关于助力复工复产实施人才特殊支持举措的通知》,对世界排名前100高校、全职来上海工作的毕业生,降低其落户上海时需要满足的社保要求。

“从人口政策大趋势和人口增长预期来看,‘人才大战’正在转向‘人口大战’,拥有人口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执行会长彭澎向时代周报记者分析,入户门槛因此会越来越低,甚至大部分城市最终会取消入户限制。“当然,在城市群中,人口流入和相关政策还是会有所不同。”

把时间线拉长来看,一线城市近年对各自的人才政策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调整,上海、广州、北京放宽了落户政策,深圳则提高了学历门槛,以吸引更高层次人才。

一线城市引才精准施策

近期,上海从学历、缴纳社保、直接落户人群等方面,两度放宽落户限制。

6月28日,上海发布《关于做好2022年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明确在沪各研究所、各高校应届硕士毕业生,符合当年度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申请本市户籍办法规定的基本条件即可落户。

时代周报记者查询发现,2021年,非上海生源、应届毕业能直接落户上海的群体,只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应届硕士毕业生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建设学科应届硕士毕业生。

除上述的应届硕士和普通高校毕业生外,《通知》还提到上海“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应届本科生,在五个新城、南北地区重点转型地区用人单位工作的,可直接落户。

对比此前,上海普通高校毕业的应届研究生才能直接在五个新城等区域落户。

在6月7日发布的《关于助力复工复产实施人才特殊支持举措的通知》,上海还对毕业于世界排名前50名院校、全职来上海工作的留学回国人员,取消落户时的社保缴费基数、时间要求。在此之前,上海针对留学生最宽松的落户条件,是社保基数缴纳满6个月。

一线城市放宽落户政策,上海并非先例。

北京2021年发布的《北京市引进毕业生管理办法》(下称《办法》),提出全国高校硕士及博士毕业生,北京地区高校、京外地区“双一流”高校本科生均可由用人单位申请办理引进。

《办法》还明确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7所高校本科及以上、“双一流”建设学科硕士研究生不占用稀缺的落户指标。

这无疑起到了增加北京落户指标的作用。

《办法》还将引进的本科生年龄上限从24周岁提升到26周岁,将硕士研究生的年龄上限从27周岁提升到30周岁,将落户对象从应届毕业生扩展到毕业两年内初次就业的毕业生。

广州放宽落户政策的时间则更早。

2020年12月25日,广州发布《关于放宽“双一流”高校大学本科学历人才入户社保年限的通知》,对“双一流”高校全日制本科,并拥有学士学位的毕业生,落户需要在广州连续缴纳6个月社保的限制,改为在广州缴纳社保即可。

广州市人社局曾发布《广州市差别化市外迁入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稿)》,提到只需满足大专或技校学历、社保满一年、年龄28周岁及以下,就能在白云、黄埔、花都、番禺、南沙、从化和增城等七区落户。不过,时代周报记者咨询12345热线了解到:相关政策还未正式实施。

一线城市阵营,深圳落户政策则是相对谨慎。

2021年5月25日,深圳发布《深圳市户籍迁入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将纯学历型人才落户的最低要求,从“具有普通高等教育专科以上学历”调整为“具有国内普通高校全日制大学本科学历并具有学士学位”。这意味着深圳希望能吸引到更多的高层次人才。

一线城市降低落户门槛,也是传递一种信号:定向要人。

按照联合国通用的“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10%或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7%,意味着该地区进入老龄化”的标准,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来看,北京、上海都具有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人口减少的问题。

2020年,北京常住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19.6%,15-59岁人群占常住人口的68.5%,比十年前下降了10.4%。

上海老龄化程度更深。2020年,上海60岁及以上人口为581.55万人,占常住人口的23.4%;15-59岁的劳动人口占比66.8%,比十年前下降了9.5%。

相比之下,广州人口老龄化程度较轻,依然处于劳动力红利期。七普数据显示,广州常住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为11.4%,15-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比为74.7%,整体较北京、上海年轻。

深圳则是全国“最年轻的城市”,处于旺盛的人口红利期。在中国7个超大城市(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成都、天津)中,15-59岁人口占比最高的是深圳,达到79.6%,而60岁以上人口占比最少的也是深圳,仅为5.3%。

“城市人口政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发展目标、人口控制目标、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方向、人才需求层次等等。”彭澎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上海重点需要世界一流大学生,北京可能更需要一些辅助型、服务型、动手型人才,广州今年提出“制造业立市”,因此高级技术人才、普通技工都需要。

具体来看,截至2021年,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基本建成,国际科创中心已经形成基本框架。下一步的目标,是打造“五个中心”的升级版。

根据“十四五”规划,上海提出要提高对资金、数据、技术、人才、货物等要素配置的全球影响力,加快建设能级更高的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围绕这个发展目标,增强人才竞争力,集聚来自全球的、高水平人才,就成为重中之重。

这一发展目标体现在落户政策上,便是上海此次将放宽落户政策的对象主要聚集在应届硕士、“双一流”本科生、世界排名前50高校毕业生等高水平人才。

在放宽落户中同样将目光瞄准高层次人才的北京,也有着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

2021年11月,北京发布《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规划》,提出到2025年,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基本形成,建设成为世界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到2035年,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创新力、竞争力、辐射力全球领先。

在落户难度上,广州比北京、上海难度要小,但在放宽落户政策上,广州释放出的友好程度比北京、上海更大,这也与广州的产业特征有关。

广州向来重视制造业发展,在2015年、2017年的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中,都重点提及发展制造业,202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更是明确“制造业立市”。而制造业是资金、技术、人才密集型的产业,周期长、投入大,对人才等生产要素需求也大。

在超一线大城市(北京、上海)周边落户(如燕郊、昆山)好还是在新一线城市(如杭州、成都)落户好?

当然是去新一线城市了,早去早占位置、早去机会更多。去晚了,个人发展机会又没了,房价也涨上去了。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4-0858-9752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