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2月23日消息(记者 黄昂瑾)据“中金点睛”微信公众号22日消息,中金公司研报指出,2022年2月,全国八大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启动建设,东数西算是我国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基础,预测未来5年或将带动每年千亿元投资规模。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通知,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等8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至此,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计,“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负责同志介绍,“数”指数据,“算”是算力,即对数据的处理能力,“东数西算”是通过构建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一体化的新型算力网络体系,将东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促进东西部协同联动。

该负责同志表示,一方面,加快推动数据中心向西大规模布局,特别对于后台加工、离线分析、存储备份等对网络要求不高的业务,可率先向西转移,由西部数据中心承接。另一方面,受限于网络长距离传输造成的时延,以及相关配套设施等因素影响,西部数据中心并不能满足所有算力需求。一些对网络要求较高的业务,比如,工业互联网、金融证券、灾害预警、远程医疗、视频通话、人工智能推理等,可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东部枢纽布局,枢纽内部要重点推动数据中心从一线城市向周边转移,确保算力部署与土地、用能、水、电等资源的协调可持续。

该负责同志还指出, 在当前起步阶段,8个算力枢纽内规划设立了10个数据中心集群,划定了物理边界,并明确了绿色节能、上架率等发展目标。比如,集群内数据中心的平均上架率至少要达到65%以上,可再生能源使用率要有显著提升。通过多方指标约束,促进集群高标准、严要求,最小化起步。对集群发展情况将进行动态监测,科学评估集群算力的发展水平和饱和程度。

机构:东数西算将加速产业数字化转型

中金公司研报认为,未来国内数据中心所承载的需求分层将更加清晰,东数的成本会明显下降,带动工业互联网、AI推理、边缘计算业务成熟;西部资源的利用效率将在需求聚集下显著提升,服务于算法分析、视频渲染、超算、存储备份等大算力场景,同时促进当地企业和政府上云进程。因此,东数西算带来的下游需求本质上和国内云计算行业的发展路径是高度一致的,都是服务于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需要,因此,上游会由于适度提前建设而刺激土建、机柜配套设施等需求,下游包括服务器等IT设备、基础软件、应用的弹性不会直接相关,投资机会可能在于数字化进程由于基础设施的便利和成本下降而加快。

中金公司研报指出,根据国家发改委新高司,2022年初我国数据中心规模约为500万标准机架,未来算力年增速超过20%,测算每年将带动约1000亿元投资。梳理2021年上半年全国十大数据中心集群区域发布的政策文件,测算至2025年集群总体投资规模约为6604亿元。

开源证券指出,截至目前,我国数据中心规模已达500万标准机架,算力达到130EFLOPS。随着数字技术向经济社会各项领域全面持续渗透,全社会对算力需求仍十分迫切、预计每年将以2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东数西算”工程实施将加快推动算力建设,将有效激发数据要素创新活力,加速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进程。

此外,东兴证券认为,碳中和背景下,多项政策出台控制数据中心能耗,预计未来政策IDC供给仍保持严控态度。能源利用效率成为数据中心新的准入门槛,随着过剩产能的出清,行业格局有望走向集中,有着优秀能耗管理的数据中心厂商将脱颖而出。

国海证券表示,预计2025年我国数据中心总能耗将达9194亿千瓦时,占2021年全社会用电量的11.1%。在“东数西算”工程的推动下,数据中心的建设将大幅提升绿色能源的需求;若“十四五”期间我国数据中心均设立在西部,则将大幅提高西部地区的绿色能源消纳水平。

多家机构看好“东数西算”加速产业数字化转型,未来5年或带动每年千亿元投资规模

(图源自CFP)

多家科技企业积极布局

“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启动的消息引发关注,多家科技企业积极响应,对外公布了各自在数据中心、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布局。

腾讯云介绍,其在贵州枢纽里投产的贵安七星数据中心,总占地面积约为47万平方米,隧洞的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是一个“高隐蔽、高防护、高安全”的绿色高效数据中心,按照规划,腾讯云贵安数据中心会存放30万台服务器 。在京津冀枢纽里,腾讯云在怀来瑞北和东园部署了两个数据中心,规划容纳服务器都超过30万台,都已部分投产;在长三角枢纽内,腾讯云拥有青浦数据中心;在成渝枢纽中,腾讯云在重庆部署有两个云计算数据中心,其中一期已于2018年6月投用,可容纳10万台服务器;腾讯西部云计算数据中心二期项目于2020年4月正式开工建设,计划打造西南地区腾讯公司的第一个Tbase园区,整体建成后将具备20万台服务器的运算存储能力。

阿里云表示,截至目前,其在全球25个地域部署了上百个云数据中心,其中规划建设了5座超级数据中心,分别位于张北、河源、杭州、南通和乌兰察布。据悉,阿里云张北数据中心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2016年9月投产,是国内企业首个采用三点式布局的数据中心集群,大力采用风电、光伏等绿色能源,部署国内云计算数据中心规模最大的浸没式液冷集群。2020年6月,阿里云在乌兰察布布局的超级数据中心开始正式对外提供云计算服务。2020年11月,阿里云西部云计算中心及数据服务基地落户成都,将综合采用服务器定制化、人工智能芯片、异构计算、大规模网络集群等技术,提升整体项目技术水平和算力产出。

京东云介绍,在京津冀枢纽,京东云廊坊数据中心通过大规模采用液冷、热回收等技术,利用高温水系统冷却CPU,实现碳排放总量减排超10%;此外,全年运行PUE低于1.1,基础设施能耗节省30%,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在成渝枢纽,位于重庆经开区的京东云数据中心,引进了大规模计算集群、灾备中心及智能制造、大数据产业制造及研发等项目,为区域聚集智能产业生态,提供新基建配套样板。

快手指出,其首个超大规模自建数据中心选址在内蒙古枢纽节点和林格尔国家数据中心集群的集宁大数据产业园,拟将快手北京数据中心中的“大数据、人工智能训练”等业务整体迁移至此枢纽节点。快手该数据中心计划部署30万台服务器。预测项目最低PUE 1.08,平均PUE约1.15,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数据中心的空调系统大规模应用新型节水间接蒸发冷却技术,预计节水60%~90%左右。项目设计上最大限度应用自然冷源、风能、太阳能、余热回收、低功耗设备,预计年节电达5亿度左右,总能耗减少30%以上,相当于种植180万棵树。

中国移动表示,在算力基础设施方面,一是对接国家“东数西算”部署,深化顶层设计,完善全网算力服务资源池、网络互联互通等规划建设方案;二是强化全网算力资源的互联和统一调度,加快边缘云建设部署;三是持续推进三朵云融合,优先推动移动云、IT云底层架构、通用能力共享,研究制定IaaS层整合的架构方案和部署策略。结合“东数西算”政策要求及算力网络发展需求,依托“4+3+X”数据中心布局,夯实算力网络基础,按需部署网络节点、增设直连链路、调整组网架构,实现移动云中心节点间全互联组网。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4-0858-9752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