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毕业可以落户成都吗
#成都头条#画饼充饥?望梅止渴?高层次人才现实中无房可买,只能购买普通的商品房!高新区“海归”质疑:成都市人才公寓销售不合理!
6月9日,高新区一“海归”向有关部门建言:我是去年年底从国外归来,作为引进人才加入成都某高校的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虽然可以获得成都市相关的人才认定,拥有购买人才公寓的资格,但是发现现实中无房可买,只能购买普通的商品房。具体的原因在于成都市人才公寓的销售政策极其不合理。
以我工作高校所在区域为例,其临近区域有一新开发小区,按照公示信息可知,其留有800多套人才公寓面向区域内的高校、高科技公司等单位的高层次人才销售。该小区在今年六月刚刚交房,但是是在去年9-10月之间征集相关人才购买申请。根据相关公示信息可知,在去年征集的一个月之间只卖出去80多套人才公寓;尚且剩余700多套人才公寓。
但是按照现行政策,开发商将剩余的人才公寓全部按照普通商品房销售,去年十月之后就不再接受人才公寓购买申请。在我工作的高校周围没有在建或者规划的其他人才公寓,那这就意味着只有刚好踩在去年9-10月之前大概一年之内回国或者来蓉工作的人才才有机会购买该公寓,这是极其不合理的规定,因为在这样有限的时间段内必定只有极少数人才碰上了这个机会。跟我同一批次选择成都的海外归国人才们都面临这样的困境。
我们希望,在预留的人才公寓没有销售完的一段时间内,也可以继续接受人才购房申请,甚至可以同时接受普通购房和人才购房申请,这才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具有灵活性、有温度的人才政策;也兼顾了开发商等相关各方的利益。否则,空有表面的吸引人才的政策,但是人才享受不到实实在在的便利,反而给成都的引才政策带来负面效应。
昨天上午,成都高新区管委会、成都高新区公园城市建设局回复称:
您反映人才公寓项目剩余房源无优惠的相关问题,高新区人才公寓项目剩余房源销售工作严格依据《成都市人才公寓租售管理办法》(成住建〔2020〕8号),在首轮面向高新区符合《成都市急需紧缺和高端人才目录》、《成都高新区急需紧缺和高端人才目录》A、B、C、D类人才条件的人才租售后,剩余房源销售由开发单位自行组织,优先面向符合住房限购条件的新毕业3年以内的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大学生、区(市)县政府(管委会)认定的急需紧缺人才和因工作调动调入我市且在我市无自有住房的驻蓉部队、单位人员等群体销售,并不再享受优惠,符合政策要求。
针对高新区暂未解决安居需求的人才,高新区在持续推动人才公寓土地供应、建设、销售等工作,未来仍有人才公寓项目上市,不断满足人才住房需求。
●笔者的话●
从回复中看得出,人才公寓由于受到方方面面的影响,已经有些名不副实了。事实上,人才公寓的初衷,正是解决人才的安居落户,安心工作,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
有分析人士也指出,人才公寓的政策配套相当重要。如果在规划人才公寓的时候,提前与相关的企业做好销售方面的对接,根据企业的需求来设计规划,甚至进行定制,相信这样的人才公寓才真正达到梧高集凤的效果。
世界排名前50名院校毕业生可直接落户!助力复工复产人才招揽,上海拼了…
点蓝字关注,不迷路~
助力复工复产,上海再出重磅政策!
6月7日,上海市人社局正式发布《关于助力复工复产实施人才特殊支持举措的通知》(简称《通知》),从“政策创新突破”和“服务保障提升”两方面实施一系列助力复工复产的人才特殊支持举措。
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通知》最大的亮点是加大世界名校留学人员引进力度,针对毕业于世界排名前50名院校的留学回国人员,取消社保缴费基数和缴费时间要求,全职来上海工作后即可直接落户,毕业于世界排名51-100名的,全职来上海工作并缴纳社保满6个月后可申办落户。
两类人员纳入落户经办“绿色通道”
与其他城市引进高层次人才时给予现金补贴和住房补贴不同,上海此次实施的人才特殊支持措施,主打的则是“户口”。
对比上海此前针对留学生的落户政策,记者注意到,此次是针对世界排名前50名院校的留学回国人员,落户取消了社保缴费基数和缴费时间要求,对世界排名51-100名院校的留学回国人员,取消了社保缴费基数的要求。此前,上海针对留学生最宽松的落户条件,是按照留学生社保基数缴纳满6个月。
世界排名前50名、前100名院校如何进行认定?上海市人社局表示,由相关主管部门参照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QS世界大学排名、上海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发布的排名进行认定,具体以落户申报系统内名单为准。
《通知》指出,上海复工复产的重点企业人才以及国(境)外名校留学人员等,可纳入落户经办“绿色通道”。复工复产重点企业由各区人社部门根据区域实际进行推荐报备后,可予以优先办理。
《通知》还加大留学人员创新创业支持力度。推进“浦江人才计划”不见面、无纸化申报,适当延长申报时间,向抗疫一线人员、企业创新创业人员、青年人才倾斜。鼓励更多尚在海外、但与上海用人单位达成明确聘雇意向或与上海留学人员创业园区达成项目落地意向的留学人员申报。支持留学人员企业享受上海初创期创业组织社会保险费补贴、首次创业一次性补贴、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等创业扶持政策。组织实施“留·在上海”全球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展示留学人员最新成果,搭建海外人才交流和项目对接平台。获奖人员将有机会直接入选“浦江人才计划”,获得30-50万元资金支持。
《通知》同时加强高层次人才服务保障力度,加大对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百千万”人才、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东方领军和博士后等高层次专家和优秀青年人才在复工复产复研期间的跟踪保障力度,统筹协调各区及行业主管部门开展点对点服务。聚焦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精准做好供需对接,开展岗位需求推介和信息发布工作。集聚一批重大科研平台、关键核心产业、重点发展学科和高薪急需的岗位需求,面向全球大力招揽优秀博士来沪从事科研工作。重点做好海外高层次人才特定待遇政策落地服务,并结合上海疫情防控措施要求,及时推送相关信息,在出入境、物品通关等方面提供必要的便利服务。
加大“伯乐”奖励计划的资金支持力度
《通知》指出,上海将进一步加大上海市人力资源服务“伯乐”奖励计划的资金支持力度,引导猎头机构加强对海外高层次人才的选聘以及对抗击疫情和复工复产人才的支持。
上海市人力资源服务“伯乐”奖励标准将按照人才分类对应,对推荐选聘A类人才的,每人次一次性奖励人民币50万元;推荐选聘B类人才的,每人次一次性奖励人民币15万元。同一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每年获得奖励资金总额不超过100万元人民币,累计超过100万元的,按100万元进行奖励。
《通知》还明确,今明两年上海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普通管理岗位人员和通用性较强的初级专业技术岗位人员主要向高校毕业生倾斜;2022届院校毕业生可在年底前回院校参加技能等级认定并按规定享受职业技能提升补贴。
同时,拓宽紧缺急需高技能人才职业目录。将在上海已备案可实施技能评价的疫苗制品工等职业,纳入紧缺急需高技能人才职业目录并按规定落实人才引进政策。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先导产业,以及先进制造业等重点行业领域,支持行业主管部门推进行业企业开发紧缺急需职业技能等级认定项目,持续拓宽紧缺急需高技能人才职业目录,助力化解复工复产行业企业关键岗位高技能人才供需矛盾。
长沙、成都和无锡等地也大手笔招揽高端人才
高层次人才,一直是各地争抢的香饽饽,今年以来,多地已发布人才政策,大手笔招揽高端人才。
4月28日,长沙发布《长沙市争创国家吸引集聚人才平台若干政策(试行)》, 面向全球招揽顶尖英才。其中,对新引进的国际级产业顶尖人才、国家级产业领军人才、省市级产业领军人才,分别给予200万元、150万元、100万元奖励补贴和200平方米、150平方米、100平方米全额购房补贴。每年遴选5个左右产业领军人才团队项目,根据投资力度和落地成效,最高给予1000万元资金支持。对能实现成果转化并推动产业发展的科学家及团队实行“一事一议”,最高给予1亿元综合资助。
4月23日,中山市发布《中山市新时代人才高质量发展二十三条》,决定实施“中山英才计划”,力争用5年时间,投入50亿元,实现“双百双千双万”目标,即新增100名各领域领军人才、100个创新创业团队、1000名博士正高人才、2000名特聘人才、20万名高技能人才、50万名技能人才。为此,中山市设立10亿元规模的人才创新创业基金,重点支持高端人才发起的初创期企业、种子期项目。
4月14日,无锡经开区出台《关于实施无锡经济开发区高端人才宜居工程的意见(试行)》,加大国际化人才、青年化人才、技术紧缺型人才“引育用”力度。其中,购买普通商品房补贴方面,A类人才可享受200万至800万补贴额度;B类人才享受60万至150万补贴额度;C类人才享受40万至50万补贴额度。
3月30日,成都高新区发布了2022年第一批金熊猫高能级人才需求榜单,遴选了一批50万至300万年薪的高能级人才岗位,面向全球人才发起招募令。据悉,2021年,成都高新区共评选出10名“金熊猫人才奖”,5名“金熊猫成就奖”,拨付人才奖励资金2000万元。
编辑:万健祎
版权声明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我社保留追究相关行为主体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与合作可联系证券时报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END
世界排名前50名院校毕业生可直接落户!助力复工复产人才招揽,上海拼了…
注意啦!新加坡入境(成都)人员核酸检测CT值标准没有硬性规定!但是,要严格落实四川省、成都市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的各项要求!
日前,在新加坡留学的四川龙先生,近期非常希望能够从新加坡回到成都隔离,但航班已经经历一次熔断,很担心自己滞留新加坡不能回国。据他了解到的情况是,国外衡量核酸检测结果是否异常的标准是以CT值35为界限,而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诊疗指南(试行第九版)》,我国也将解除隔离管理及出院标准修改为连续两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N基因和ORF基因CT值均≥35。但近期,他看到不少在起飞前一天核酸检测都还正常的人,从新加坡到达成都后,核酸检测却变为异常了,导致后面的航班经历了一次次熔断(现在已经连续两个小熔断了),他想咨询的是,四川现在是否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诊疗指南(试行第九版)》施行了新的核酸检测标准呢?现在入境人员到达成都以后,核酸检测的标准CT值是否有从40降低到35呢?
今天中午,有关部门对此作了如下回复: 经调查,成都市公卫中心严格落实四川省、成都市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的各项要求,病区按照《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设置管理规范》设置管理。
翻译过来就是:目前,国外入境(成都)人员核酸检测CT值标准没有硬性规定!但是,要严格落实四川省、成都市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的各项要求!
在此,笔者专门整理了四川省以及成都市对于国外、省外入境人员的政策要求。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
1.对所有从我省口岸入境人员实行14天集中隔离和7天居家隔离,不符合居家隔离条件的,进行集中隔离。
2.从省外入境解除集中隔离后来(返)川人员或受邀入川团队,凡到达我省时入境时间不满21天的,由属地闭环接送至居家隔离场所,实行居家隔离直至满21天;没有居家隔离场所的,由当地指定隔离酒店进行集中隔离。
3.国内出现本土确诊病例后,疫情发生地未划定中高风险地区时,对14天内有疫情发生所在县(市、区)旅居史的来(返)川人员,要求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不能提供报告的在24小时内就近完成核酸检测。核酸检测阴性的,纳入社区管理,健康监测至离开疫情发生地满14天为止。
4.对中高风险地区来(返)川人员实行居家隔离直至离开风险区满14天,不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实行集中隔离。
●成都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
1.对所有从我市口岸入境人员实行14天集中隔离和7天居家隔离,不符合居家隔离条件的,进行集中隔离。
2.从省外入境解除集中隔离后来(返)蓉人员或受邀入蓉团队,凡到达我市时入境时间不满21天的,由属地闭环接送至居家隔离场所,实行居家隔离直至满21天;没有居家隔离场所的,由当地指定隔离酒店进行集中隔离。
3.倡导外省来蓉人员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或抵蓉后48小时内完成1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对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来(返)蓉人员,实施集中隔离,直至离开风险地区满14天为止;对有中高风险地区所在乡镇(街道)旅居史的来(返)蓉人员,实施居家隔离(不满足居家隔离条件的,实施集中隔离),直至离开风险地区满7天为止;对有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市、区、旗)其他乡镇(街道)旅居史的来(返)蓉人员(不含直辖市),实施居家健康监测,直至离开风险地区满7天为止;对有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其他县(市、区、旗)和中高风险地区所在直辖市的县(区)其他乡镇(街道)旅居史的来(返)蓉人员,需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到达成都后24小时内再进行1次核酸检测,如不能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需在抵蓉后进行3天2次(间隔24小时)核酸检测;国内出现本土确诊病例后,疫情发生地未划定中高风险地区的,需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到达成都后24小时内再进行1次核酸检测,如不能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需在抵蓉后进行3天2次(间隔24小时)核酸检测。当地划定中高风险地区后,则纳入相应规范管理。
4. 陆地边境口岸城市(与香港、澳门有口岸相连的除外)来(返)蓉人员需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5.对经上海入境来(返)蓉人员实施7天集中隔离;对有上海旅居史的来(返)蓉人员实施居家隔离(不满足居家隔离条件的,实施集中隔离),直至离开上海满7天为止。其中,来自上海中高风险地区的按已有规定实施14天集中隔离措施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