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管落户
落户成都还是重庆?有得选才是幸福的苦恼。
相信很多企业在全国扩张,设立西南公司时,都曾有过类似的纠结:到底该放在成都还是重庆?
根据笔者的观察,我大概发现了其中的规律。
一般来说,外资企业喜欢把西南区总部放在成都。
这个问题我问过一个外资企业的高管,他告诉我,即使是西南分公司,也会有几个外籍高管派过来,而选择公司驻地,除了业务、供应链、合作方之外,外籍高管的意见也有很大权重。
而成都这个城市,生活节奏没那么快,民风闲适,饮食多样、文化积淀深厚,还有很多老外喜欢的酒吧,更受外籍高管的青睐。所以因闲适而选成都的居多。
而国资企业呢,恰恰相反,更愿意把西南总部放在重庆。当然也不完全是因为重庆的工业基础、便利的物流、充沛的劳动力资源,而更多是因为重庆更快的工作生活节奏所带来的勃勃生机。
换言之,作为管理者,在潜意识里,可能并不希望员工一直窝在安乐窝里,失了进取之心,而大多将西南总部选在重庆。
至于民营企业,更多则遵循市场规律和发展需要来选择,但无论选择哪里,往往又会在另一个城市设立独立的城市公司,可见怎样取舍,都不愿留下遗憾,西南双子之城的魅力可见一斑。
成都丰富,而重庆纯粹;成都悠闲,而重庆积极;成都温润,而重庆炽热。也许如一个朋友所说:在重庆创业,去成都养老,人生之幸。
朋友们,若您的公司布局西南,又会做怎样的选择呢?
“不负韶华 国聘行动”四川天府新区专场正式启动
“要招聘大学生吗?”“在哪里投简历?”“食品研究方面有没?”“有icae工程师吗?”……这是6月12日上午,天府发布转播央视频直播间底下的求职者留言。
6月12日,“2022年蓉漂人才日”当天,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携手教育部、科技部、人社部、国资委、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共同发起,央视频携手国投人力共同主办的大型融媒体招聘品牌行动“不负韶华 国聘行动”蓉漂人才日四川天府新区专场正式启动。
本次“不负韶华 国聘行动”四川天府新区专场,服务天府新区引才育才工作,聚集当地企业优质岗位和高校人才资源,为双方搭建高效对接平台,实现企业、人才、地方多赢的效果。
目前活动已吸引了天府兴隆湖实验室、中科院成都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都盟升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都易冲半导体有限公司、四川见山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92家企业和四川传媒学院等多所高校参与,为求职者们提供了涉及人工智能、电子信息、智慧城市等多个领域的942个岗位。
“对怀有理想,富有激情的求职者,不论身在何方,我们都欢迎加入见山科技。”四川见山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首席人力资源官庞婉怡在直播间表示,此次见山科技带来了包括CEO首席运营官、CEO首席财务官在内的7个岗位,“此次5个专业岗位实际年收入在30万左右,而两个高管岗位在年薪之外有股权激励。”
本次专场招聘直播均为天府新区优质企业,不仅为广大求职者提供诚意十足的高额薪资,在职场晋升方面同样考虑周到。
“我们会为每位新员工配备一位职业导师,导师会根据实际情况,会帮助新员工进行学习和培养, 每个月都会给新员工作出评价。”成都盟升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杜元北介绍,“公司同样会定期组织员工座谈、访谈,帮助新员工解决遇到的问题,以得到更快的成长。”
此外,此次专场不仅包含大型云招聘直播,还将邀请新区相关部门负责人及企业代表进行座谈,介绍人才招引政策等相关情况,为求职者提供更多信息,高效助力天府新区稳就业保就业工作。
成都作为西部地区人才和科技的重要基地,所拥有的56所高等院校和125所中等职业院校,每年可输出约20万毕业生。
四川天府新区规划建设以来一直是创新创业高地、热土,近年来,新区创新创业的热度更是直线上升,这里聚集了大众、吉利、丰田、英特尔等一大批全球500强企业。自2017年7月学历落户政策实施以来,天府新区已吸引了10.07万人才落户创业或就业,占成都全市吸引人才总量的45%。
据了解,“不负韶华 国聘行动”始终致力于整合全国优质企业资源,稳就业、聚英才,至今已成功举办三季,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决策部署的具体实践。
截至目前,“国聘行动”平台入驻企业达31027家,提供职位数超305万个,累计收到简历近990万份,高效助力稳就业保就业工作。求职者只需登录“央视频”客户端并进入“国聘行动”专区,即可畅享“云招聘”的便捷服务。
“不负韶华 国聘行动”四川天府新区专场正式启动
比亚迪落户西安,富士康两个10万级的工厂落户郑州和成都,中国制造的荣耀和王者向中西部转移,已提前领跑了10几年……。
郭台铭曾给富士康的高管,开会的时候说:高阶主管,要具备一个能力,就是要看到未来10年以后要发生的事情。
10几年已经过去了,今天我们再回过头来想一下,作为劳动密集型企业,比亚迪和富士康,当初在不被人看好的情况下,由深圳转移到西安、成都和郑州。再看一下如今人家的规模,和骄人战绩,不得不感叹,荣耀和王者,已经走在了很多工厂的前面,至少已经领跑了10年。
比亚迪在深圳工人的底薪,必须要开到2200元,而西安的是1950;富士康在深圳的底薪是2650,而郑州和成都的只有2100。加上加班费、社保公积金费用,这10几年下来,光人工成本省了多少钱?估计数额大的吓人,况且两边的工人,做的还是同样的产品,干的是同样的活。这就是中西部城市最大的优势,人工劳动力比较廉价。
王传福曾说:选择西安,是因为西安的人才、土地等资源要素丰富,地理位置、交通运输、产业集群等优势明显。这话说的比较含蓄,但是,却把一个企业老板最看重的几点要素,和盘托出了。
到处攻城略地的富士康,近几年,几乎没有在任何一个沿海城市,再建新厂,反倒是济源、兰考、周口、衡阳、赣州……,这些中西部城市,在一个接着一个的建。
比亚迪继续加码西安的投资之后,在郑州富士康厂区不远处,又拿了4000亩土地,预估年产能40万辆的工厂,目前在紧锣密鼓的施工。
前几天,看到十部门联合发了一个《关于促进制造业有序转移的指导意见》,这说明,国家的战略布局已经十分明显,劳动密集型产业要转到中西部。
此时,不得不佩服比亚迪、富士康这样企业的眼光独到,而中西部城市,若想崛起,看来还得复制沿海城市,曾经走过的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