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技人才落户成都条件
成都市市政专业初、中级开网了
时间:9月16日—10月12日
要求:助理工程师满4年,成都相关公司连续半年社保,2年继续教育。
(一)本人申报。2021年9月16日10:00至10月12日17:00期间,申报人本人登录成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众信息网(网址:
网页链接),选择右侧菜单栏“蓉e人社网上服务大厅”-“个人服务”-“人事人才”-“成都市专技人才信息系统”,注册登录后按照信息系统的提示如实填报职称申报信息,上传本人取得的学历(学位)证书和初级职称证书原件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清晰彩色照片(须提供证书的全部内页供审核。证书为复印件或照片模糊的,网上初审不合格)。如果申报系统的专业选择框中没有自己申报的专业名称,请按相近相关专业自愿选择填报。按系统提示逐项完成相关栏目内容,请本人再次核对后网上点击提交(提交后即不能修改内容)。请牢记注册手机号、注册信息和登录密码,委托他人代为申报的由申报人承担后续责任。
申报人通过信息系统下载并使用A4纸单面打印《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以下简称《评审表》,2021年起启用专用水印),本人在《评审表》的封面栏签字确认,填报《评审表》中需个人填写的全部内容,没有内容可填的栏目须手写上“无”。申报人将所有申报材料交所在单位审核。申报材料必须本人填写,内容须具体、真实、有效、可佐证。所报送的纸质材料务必与网上申报信息一致,否则视为弄虚作假。
请按规定时间申报,超过截止时间还未进行网上申报的人员将不能再进行申报。因报错评委会或其他原因引起超时的,后果自负。
(二)单位推荐。申报人必须为本单位的在职人员,经两名以上同行专家签字推荐,单位召开职称考核推荐领导小组会议,依据申报人的人事档案、专业技术档案等,对其品德、能力水平、业绩成果、日常考核和实际贡献等进行全面考核,提出推荐意见,对拟同意推荐的人选情况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5个工作日。公示期满无异议的,经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同意、加盖单位公章(装订成册的材料均加盖骑缝章)。2021年10月15日前,将纸质材料报送到各主管部门(单位)。
(三)主管部门审核。各主管部门(单位)对申报人的资格和申报条件进行网上初审、现场审核,重点审查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时效性。对网上初审、现场审核通过的人员,主管部门(单位)通过信息系统分别点击列表中的[初审通过]、[现场审核通过]按钮。对不符合申报条件的材料,应及时退回并向申报人说明原因。
(四)缴费。由申报人将评审费缴纳到单位,各单位在收齐评审费后统一缴纳到各主管部门(单位)。缴费截止时间:2021年10月15日17:00,超过截止时间未完成缴费的,视为放弃申报。
(五)职称评审和复核。各主管部门(单位)于2021年10月29日前将《成都市职称资格评审申报名册》从专技人才职称申报系统导出,整理汇总后提交到成都市工程技术市政专业中(初)级职称评审委员会(设在成都市市政工程协会,联系电话:028-69290133;地址:成都市锦江区一环路东四段建设北村52号311办公室。),审核通过后按照申报名册顺序报送申报材料。成都市工程技术市政专业中(初)级职称评审委员会按规定组织评审工作,对申报资格再次进行核实,经评审的拟通过人员名单(不含委托评审人员)在官网上进行不少于5个工作日的公示,对公示无异议的复核后发文确认职称资格。在审核复核的各阶段、各环节中,如申报人在接到主管部门或评委会的电话、短信、申报系统提示等通知后,未在规定期限内提交相关核实申报资格的证明材料,视为申报人不具备相应申报资格。
成都人才网职称评审
成都日报

成都日报制图 赵蕴如
记者从市人社局获悉,2019年我市专业技术人才高级职称评审结果出炉,参加高级职称评审15733人,评审通过9488人,其中工程系列5410人、经济系列130人、会计系列183人,中小学教师2519人、卫生系列1154人、农业系列92人。
自2017年以来,我市深入贯彻国家和省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精神,紧紧围绕城市高质量发展战略需求,健全职称评审体系、完善评价标准、创新评价方式,建立了符合“5 5 1”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需要的职称评价机制,切实发挥职称评价“指挥棒”作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人才活力不断迸发、人才获得感不断提升。截至2019年末,全市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196.31万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15.31万人。
评价通道更灵活
支持基层人才和流动人才申报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要不断完善人才评价体系,让能作为、有作为的人才有成就感、获得感。我市坚持破除“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倾向,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评价导向。
针对过去职称评审中外语、论文、计算机“一刀切”问题,进一步差异化设置论文条件,不再将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作为申报职称的前置条件。针对不同职业特点,先后修订了工程、卫生、中小学教师等多个系列(专业)评价标准,科学设置学术水平、技术水平、专业水平条件。对基层专业技术人才实施积极的职称倾斜政策,扩大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申报评审范围,2017年以来,我市卫生系列取得基层正高级职称39人、基层副高级职称280人、基层中级职称779人。
“我们不断拓宽专业技术职称评价范围,打破所有制、身份、地域等限制,实现专业技术人才评价对非公有制单位和社会组织人才全覆盖。”市人社局专技处相关负责人表示,突出产业需求、企业需求和市场认可,设立了技术经纪人、人工智能、大数据、集成电路等职称评审专业。
支持流动人才申报职称,对人事档案不在我市、属自主创业或与我市用人单位签有正式聘用合同的,可通过现工作单位申报职称评审。打破以往工程领域技能人才无法参与职称评审的限制,融合贯通专业技术人才与高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
值得关注的是,在我市取得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符合条件的也可分别申报助理工程师、工程师和高级工程师职称。2019年,16名从事食品与酿造、机电工程工作的高技能人才通过评审取得高级工程师证书,通过率达80%。
评审制度更优化
中(初)级职称评审权限下放到民营企业
完善人才评价体系,要进一步优化职称评审制度,使之成为引导人才发展的指挥棒、提升人才能力水平的千斤顶。
自2015年起,我市就将所有系列(专业)中(初)级职称评审“一步到位”调整由区(市)县人社(职改)部门分工负责。此外,大力支持符合条件的单位开展自主评审,有效发挥用人主体在人才评价中的主导作用,实现用人单位人才评价结果与使用有机结合。
经四川省人社厅核准,目前在蓉高校已经全部开展职称自主评审,实现自定标准、自建评委会、自主发证、自用结果,彻底改变了以往评审标准“一刀切”“评上不好用”的局面。在全省率先将中(初)级职称评审权限下放到民营企业通威太阳能(成都)有限公司,2019年,全市共129名新能源行业专业技术人才通过评审取得职称。
据介绍,按照全覆盖、可及性、均等化要求,我市积极推进职称工作信息化建设。针对过去“申报资料多、评价周期长、结果反馈慢”等问题,搭建了全市统一的职称评审服务平台,分层级、分权限实行职称申报审核网络化管理,实现在线申报、在线审核、在线查询,真正做到“让信息多跑路、人才少跑腿”,为人才发展“松绑”,不断提升人才获得感。
记者 王雪钰
9488名通过!2019年成都市专业技术人才高级职称评审结果出炉,成都人才网职称评审
同事日子过得真是爽啊,家庭幸福指数高得不得了。
同事是个女生,去年刚结婚,还没生小孩,父亲以前是成都的一个副局级干部退休,母亲是一个事业单位专技人员退休,老公是成都市属国企二级公司中层领导,听说公公婆婆也都是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干部,他们两口子都是独生子女。
然后她的幸福生活就来了,幸福的根本在于经济基础。因为老公工作忙,经常周末老妈和婆婆轮流带着她到处玩耍,到处购物,买衣服买鞋子买包包,上周她又背了一个新款的驴牌包包,听说是她婆婆上周刚给她买的。她的衣服鞋子那些,很多时候说的牌子我压根没听说过,反正看着很有品质,一看就知道是高级货,而且基本上很久才能看到她穿同样的衣服。
当然她有这种生活,也是人家几代人的努力达到的,我虽羡慕,但绝不嫉妒。他们一家人估计各种明面收入加在一起,一个月差不多就有接近10万元,这个收入而且来得非常稳定。确实也如她曾经所说,她又不想过纸醉金迷的生活,要那么多钱有啥用,钱真的花不完。
她属于那种比较天真无邪类型的,可能这个跟她从小到大的生长环境有关系,从来没有感受到来自钱的压力,一直当公主被捧着,虽然28岁了,但是看上去真地就是18岁的小姑娘一般。
我必须得好好努力了,以后努力让我的女儿也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替她扛起应有的压力,做一个称职的好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