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建制落户成都
成都市历史沿革简述

成都,简称“蓉”,别称蓉城、锦城,是四川省省会、副省级市、超大城市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商贸物流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 。截至2020年,全市下辖12个市辖区、3个县、代管5个县级市,总面积14335平方千米 ,建成区面积949.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658.10万人,城镇人口1233.79万人,城镇化率74.41% 。
成都地处中国西南地区、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腹地,境内地势平坦、河网纵横、物产丰富、农业发达,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自古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作为全球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有国家级科研机构30家,国家级研发平台67个,高校65所, 各类人才约389万人;2019年世界500强企业落户301家 。
成都是全国十大古都和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古蜀文明发祥地 。境内金沙遗址有3000年历史 ,周太王以“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故名成都 ,发明世界上第一种纸币交子。拥有都江堰、武侯祠、杜甫草堂等名胜古迹 。

1949年12月27日,成都解放,撤销四川省,成都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川西行署区的驻地。
1952年9月1日,撤销川东、川西、川南、川北行署区,恢复四川省建制后,在成都成立四川省人民政府。

1950年7月,将建制调整为8个区,以序数命名;翌年8月,成都县、华阳县部分区域划入后,又调整为6个区。

1952年,撤销成都县,其行政区域分别并入成都市和温江县、新都县、郫县、新繁县4县。
1953年5月,又调整为东城区、西城区、望江区、龙潭区、万年区5个区。
1955年,龙潭区、万年区合并为郊区(1960年更名金牛区), 望江区并入东城区。 此后又相继建立了青白江区、龙泉驿区和黄田坝办事处(区级)。

1958年9月,撤销崇宁县,主体并入郫县,其他部分并入彭县,灌县。

1965年7月,撤销新繁县划归新都县。撤销华阳县划归双流县。
1976年,温江地区的双流、金堂2县划归成都市。

1983年3月,温江地区12个县(温江、郫县、灌县、彭县、新都、什邡、广汉、新津、崇庆、邛崃、蒲江、大邑)并入成都市。8月,广汉、什邡由成都市划转德阳市。
1988年5月,灌县撤县并更名为县级都江堰市。
1990年9月4日,将成都市东城区、西城区和金牛区调整为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和成华区。
1993年11月,撤销彭县设立县级彭州市。

1994年6月,撤销崇庆县设立县级崇州市。撤销邛崃县设立县级邛崃市。
1996年5月,成都高新区开始托管行政区域,形成一个计划单列的准行政区。

2001年11月15日,撤销新都县,设立成都市新都区。
2002年4月14日,撤销温江县,设立成都市温江区。

2013年12月1日,四川天府新区党工委、管委会托管双流县部分街道(镇),又形成一个计划单列的准行政区,标准名称为成都市天府新区,也称作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
2016年1月18日,撤销双流县,设立成都市双流区。
2016年5月3日,将资阳市代管的县级简阳市划归成都市代管。
2017年1月22日,郫县撤县设区并更名为郫都区。
2020年5月6日,成都东部新区挂牌成立。托管简阳市部分街道(镇),第三次形成一个计划单列的准行政区。
2020年6月19日,撤销新津县,设立成都市新津区。
新中国成立以来成都行政区划变迁史,成都市历史沿革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