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产业园核心起步区9月即将奠基开工;成都中车长客轨道车辆有限公司、成都长客新筑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与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举行校企合作协议签约暨轨道交通实训基地揭牌仪式……连日来,成都各区(市)县多点开花,产业项目接连不断。
成都东部新区:构建“3+1”检验检测产业链
近日,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产业园核心起步区策划及概念设计方案通过成都东部新区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主任会议审议。项目预计2022年9月底奠基开工。
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产业园位于成都东部新区简州新城,核心起步区占地约500亩。结合实际需要,近期拟启动一期105亩首开区建设,预计2023年10月前建成试运营。
据了解,园区聚焦智能制造、航空汽车、医疗器械、先进材料等领域,构建“3+1”(“3”即检验检测技术研发、装备制造、检验检测服务;“1”即检验检测数字化)检验检测产业链,营造“检验检测+高端装备制造”“检验检测+医药健康”“检验检测+未来产业”等标杆应用场景,着力构建一套公信、公认的产业标准,构筑一条产业与标准融合发展的标准经济路径,打造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发展新高地。
根据策划及概念设计方案,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产业园核心起步区将打造数字、安全、高效、节能的智慧园区;锚定航空汽车、装备制造、食品药品、综合检测4个细分领域,坚持“轻重结合、中试配套”,考虑产业特色需求,模块化打造产业载体,并汇聚检测办公、人才公寓、品质酒店、智慧大脑、社区商业等丰富业态。园区建成后,将依托简州新城产业、能源、政务、教育等优质配套,形成一个集生态办公、绿色居住、品质商业、文化生活为一体的新型活力产业社区。
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产业园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园区大力实施招大引强,已签约中大检测(湖南)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国检测试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检验检测认证有限公司3家企业,锁定拟签约企业13家。
新津区:又一“产教融合”项目落地
为贯彻落实省市关于产教融合创新发展的总体要求,新津区紧扣产业生态圈和产业功能区的发展需要,围绕企业对各类人才的现实需求,实施产教融合“五大工程”,配套出台产教融合“十条政策”,推进产教融合与国家战略接轨、与城市产业匹配、与市场需求契合,促进产教良性互动、深度融合,推动以教聚人、以人促产、以产兴城。

近日,成都中车长客轨道车辆有限公司、成都长客新筑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与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举行校企合作协议签约暨轨道交通实训基地揭牌仪式,这也标志着,三方将围绕车辆工程方面,在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科研合作优势等方面展开密切合作。为企业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车辆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同时也为学生实习、实训、就业提供更大空间。
共同建立人才培养基地
探索联合人才培养途径
● 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根据学校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要求,结合成都中车长客轨道车辆有限公司、成都长客新筑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企业”)实习条件,确定实习指导书和实习计划(包括实习学生人数、专业、时间、内容等),提前送交企业,三方确定后共同执行。
●发挥学院的资源优势,为企业提供人员培训、业务咨询和理论指导,优先向企业推荐优秀毕业生。
● 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可对企业人员进行荣誉聘用,被荣誉聘用人员可应邀到学校作专题讲座或企业推介活动。


目前,成都中车长客轨道车辆有限公司、成都长客新筑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已挂了西南交通大学轨道交通实训基地。
三方将进一步加强车辆工程专业展开深层次合作,推动了产教良性互动、深度融合,为实现校企资源的有机结合和优化配置,共同培养适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车辆工程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提供契机。
综合:成都日报锦观新闻、成都新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