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买房落户年龄
天府新区不要购房资格的房子

孙大侃 丨作者
导读:早在20年前,成都的城市规划路径清晰可辨,结合资源环境承载力、发展基础和发展潜力,充分利用南面、东面发展空间大的优势,重点朝南向、东向拓展,优化生产布局,促进国土空间高效利用。最终“南部方案”成为最佳,我们一起来看看天府新区的热门话题与焦点,对于买房人有什么样的影响!

天府新区的建设历程
? 据了解,当初四川的新区建设曾设想在攀西一带,但最终还是选在了成都。但在成都的天府新区选址也有两种方案,分为“南北”两种方案。最终仍然指向南部方案。不仅交通路网相对密集,且有地理条件及双流机场的加持。
- 南部方案:将高新南区、成都经开区以及资阳、眉山部分地方纳入
- 北部方案:将高新西区、新都区、青白江区以及彭州、广汉等地纳入

2010年9月,四川提出天府新区规划
2014年10月,国家同意设立四川天府新区
2015年11月,“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区”变为“四川天府新区”
2017年12月,天府新区被标注为四川“百年大计”
2017年8月,推出《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天府英才计划”实施办法》
2022年2月12日,四川天府新区公园城市标准化综合试点正式启动

? 其实,从产业基础来看,“南部方案”涵盖区域,可以发挥龙泉驿区、资阳的汽车、大型机电配套优势,并结合高新区发展高端产业和服务业,实现天府新区再造一个“产业成都”的战略目标。
- 回忆当年,成都的出租车顶子上的屏幕全显示着:天府新区,再造一个产业成都!
从自然资源来看,南部方案可以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尽可能少占用耕地;规划区域内有平原、山地、丘陵、湖泊等多种地貌类型,在建设过程,能够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工则工 、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可以形成国际性休闲度假旅游、田园型企业总部等复合生态产业集聚区。
在建设之初,天府新区就坚持70.1%的生态控制区,超过七成的土地是丘陵、湖泊、森林、湿地及农田,人与“山水林田湖城”形成生命共同体,构建起蓝绿交织的生态本底和山水相依的城市意境。
? 通过回顾,我们可以知道,天府新区的地貌特点,也可以说所谓天府新区的复耕与发展并不冲突,只是有些人不了解而已。
土地复耕在20世纪50年代末称其为“造地复田”。目前国家要求的所谓土地复耕,就是指在生产或建设过程中,对因挖损、塌陷、压占、荒芜及自然灾害等各种原因地表被破坏的土地,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使其恢复到可供耕种的状态。
近年来,大领导提出保障粮食安全、端稳中国饭碗,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如何增加种植面积、提高土地有效利用率,是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环节。
? 近年来,随着农村青壮年的不断流失,老龄化趋势不断加重,土地逐渐荒芜了。全国都在进行复耕工作,不仅仅是成都,以上工作的截图也表明,复耕工作从大领导来四川之前就开始了,并且大领导这次也没有来天府新区……
复耕还有其原因,那就是国家2019年修正《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土地管理法》,这也说明了全国都在复耕,大家也可去网上查一下!
数据显示,成都平原耕地面积10年内减少了40%,占用良田最多的是新都、郫县、温江、崇州等,并且成都平原还包括现绵阳、德阳等地,天府新区本来丘陵就多,所以也没有必要放大此事。

坚定看好天府新区的产业发展
数据显示
2021年天府新区正式
迈入国家级新区第一方阵,
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000亿元,增长9.7%
作为中国第11个国家级新区
但目前经济总量居国家级新区第5位
综合实力位于19个国家级新区第一方阵
占全省GDP的比例为7.7%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142.3亿元、增长12.7%
天府新区的规划中,电子信息、汽车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金融六大产业驱动新区腾飞。天府新区近年来持续构建的具有全国感召力的人才环境。天府新区正获得越来越多人才“头雁”的青睐,比如,天府永兴实验室挂牌。
- 过去五年,天府新区青年人才落户18万人,居成都全市首位。户籍人口年龄中位数34岁,是中西部地区最年轻、最具活力的城市新区。高层次人才457名、年均增长34%,总量居成都全市第二……
- 五年来,天府新区建成天府海创园等高品质科创空间110万平方米,规划建设人才住房12000套,约120万平方米;2665人获取人才安居资格,位居成都全市第二。以天府创新中心、天府菁蓉大厦为例,2021年,新入驻企业30家,截至目前在孵企业一共101家,大学生创业企业(团队)24家。
? 有人经常吐槽成都的产业不行,其实城市的主要魅力不仅是产业,更是有滋味的生活。选择成都,因为这里够包容,不缺乏谋生的机会,这是2000万人的环状十条形城市的自然吸引法则。
今年以来,外省来蓉的态势在延续,包括一线和东南沿海的,组团来成都安居乐业,有朋友说,二圈层小区里外省拖家带口过来生活的也多起来了。之前成都大量吸引应届毕业生,现在则多了有点基础的外省青年群体,大部分在35岁左右,把成都作为二次城市选择。
成都越来越多元化,外省人带来更多文化思想碰撞和经商理念。再过几年,天府之国将更加吸引人,川藏、成渝中线、成南达万及成昆350高铁,成兰及成青高铁都通时,未来的人口聚集潜力仍然较大。
? 我们还可以联想一下,继两次打人事件和存款事件后,就会明白,人的一生无非就是选择环境,最终选择的是城市。无论是唐山也好,还是河南这些三四线城市也罢,营商环境很差,年轻劳动力都在加速流出,去了北上广深和成都杭州等新一线城市。
南方城市的环境就不一样了,谈生意基本都是喝茶和咖啡,北方更多体现在酒桌上。当你无法改变大环境时,只能选择逃离。人们的底层需求是互相尊重。
网友真实心声:那些年我离开故乡20余年,却只是在省内的一些小县城兜兜转转,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更愿那些日子都留在一二线城市,去深刻感受大城市的繁华与文明!我的孩子还小,我还是忍不住幻想他们的未来生活,希望他们成年以后可以勇敢一些,走南闯北,见识不一样的美!

天府新区的房子到底能买不
? 为什么总有人说天府新区凉,那是因为炒房思维在作怪!比如始终住在龙泉大面的土著,无论如何都不会相信新区的发展,就连高新区都不认可,别说天府新区了,可以说他们只考虑自己,但又想买房挣钱,其实眼界与认知也决定了他们能否挣到钱!就像最近核酸一样,只在自己熟悉的地方排很久很久的队……
近日,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片区)建设发展领导小组2022年第1次全体会议召开,会上提出:
“建好天府新区,是国家交给成都的重要使命,也是成都建强首位城市的客观需要,各片区要齐心协力推动天府新区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共同推动天府新区加快成为新时代公园城市典范和国家级新区高质量发展样板。”
那么天府新区的房子是哪些人买的呢?
第一种:本来就在天府上班的,比如科学院等等!但是呢,天府新区很多产业或企业都有自己配建的楼盘。比如:中建西南院,中建西部建材科技研究院,中建西南研发中心,中铁轨道研发中心,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等。
第二种:有一定经济基础特别想改善,又想追求诗和远方的朋友!当他们回到天府新区感觉是在度假,是回归大自然的感觉。如果天府新区的住宅供给减少,天府新区中央商务区和麓湖区基本没地了。比如少了三个湖的建设,那么湖景房将永远稀缺!房屋供应也少了,那房价可能会比较坚挺。
- 主城区内人口密度大,公园少,于是“高大上”的天府新区出现,这里就成为了新成都人(包括毕业几年想安家的、喜欢低密度的、炒房的)的首选,人口外迁,主城区人口密度下降,大家不是喜欢公园吗,那就整个天府文化公园
需要注意的是,最好买配套已经比较健全的。如果很偏,配套也不成熟的,那就真成乡村了,谁愿意穿过大片的麦浪再到自家小区呢?
第三种:说好听点是投资人,说难听点就是想投机炒房的人!成都一直在向南发展,天府新区也在持续开发,遇到问题也很正常。
比如:天府新区本来是以产业为主的新区,总体定位为我国西部地区的核心增长极与科技创新高地,以现代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为主,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化现代新区。
但实际现在的情况是,各种企业都以产业为名义拿地,然后修房,感觉天府新区除了房子就是房子,如果这个“游戏”没人能继续玩了,怎么办?于是微博上都吵起来了:
天府新区的面积是很大,但到2030年天府新区城镇人口控制在580—630万人,建设用地约650平方千米。目前常住人口达412万,不管是否看好天府新区,我们必须得承认,最近两年想买天府新区的人还是很多,表现的需求量就越大。

如果真要做投资,要有风险的准备,这也是投资的真正定义!但如果做没有后防线及没有风控的投资,那是一场赌博!任何城市都不是你孤注一掷炒房的地方,更不能仅凭自己的喜欢作结论。分化加剧,强者恒强,炒房者的后果只由自己承担!
总之,择城买房的底线是什么?答案一定是要选民风友善、政通人和的城市。二线城市向一线城市晋级过程中,抓住机会就是赢家!这一切可通过成都的蓉漂们找到答案!
▌ 声明:内容来源网络及公众号【城市动态】,不作投资建议
在天府新区买房的朋友!给你提个醒,天府新区不要购房资格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