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赵荣昌
历时31天,行程400多公里,足迹遍布邛崃市10个有林街道和乡镇,累计培训400余名专业、半专业扑火队员,组织灭火机具实操21次、检验性实火实兵综合演练4次,传授灭火装备维修调试50余次,所有参训人员全部合格。
这是成都市森林消防大队二中队副班长刘志银、龙章铨在成都邛崃市开展森林草原防灭火专业培训交出的“成绩单”。
“单从纸面来看,这份成绩单并不亮眼。”刘志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不忘“凡尔赛”一把:“这31天的时间里,我们有近1/5时间在摸底,1/3时间在备课,还有1/6时间在考核和演练。其实真正用在培训上的时间,不到一半。”
去年12月初起,成都市森林消防大队选了一批“业务过硬”的指战员到6个(县)市开展森林草原防灭火专业培训。出发前,大队便明确了任务:先摸清底、再准备课,最后盯着一件一件去解决。
“我们的理解就是‘缺啥就训啥,没啥就给啥’。”龙章铨笑着回忆说,当他们前往各地调查摸底时才发现,邛崃市专业扑火队虽然装备维护不在行、灭火战法不娴熟、实战经验稍匮乏,但基础还算牢固;新组建的半专业扑火队从理论到装备、再到技能战法,基本“白纸一张”。
“这要补起来,可就要命了。”刚上“战场”,两人便“心凉了一半”。再难也得上!面对两人的反馈,成都市森林消防大队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提前准备的教案和当地队伍的现状不匹配,全大队教员连夜攻关、合力完善;训练用的器材不够,大队从库房拿出20余件(套)现役灭火主战装备,跟随二人一并出发……
很快,10个受培训队伍所需软件硬件不仅全部配齐,而且“即插即用”。邛崃市应急局森林火灾预防科科长周建红见状乐得合不拢嘴:“你们这就是给我们量身定制呀。”
真正培训起来,困难远比预想得多。“太复杂咯,那记得住嘛?”年龄超过40岁的扑火队员普遍对枯燥拗口的林火常识和灭火基础理论非常抵触。刘志银见状把它们编成“上山火,不要打,你打它来让你怕”“气象不利先等到,不等你娃就要遭”“没培训,不要上,娃儿婆娘记心上”一句句符合四川当地语言特色的顺口溜和大家交流,并配以网上搜寻的森林防灭火动画、微电影、小视频帮助他们理解记忆。
“对实火实训中手忙脚乱、心存畏惧的,我们一边讲解普及林火行为,一边组织队员开展火场心理行为训练。”刘志银告诉记者,31天的培训中,他们从简单的跨火栏、过火堑,到钻火圈、闯火廊,逐渐帮助他们克服对火恐惧心理。经过循序训练,全体培训队员在检验性实火实兵综合演练无一个畏惧慌乱,均按职能完成战术协同。
“刘志银、龙章铨只是四川省森林消防总队派出教练团中的一组,其他分布在10个县市58个乡镇的50名指战员也像他们一样帮助当地扑火队找差距补短板。”成都市森林消防大队有关负责人介绍,“当前,正全力提高专业扑火队和半专业扑火队森林草原火灾防范扑救能力,以迎接春节前后的严峻防火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