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年头,省会城市间越来越内卷,除了“抢人”,还在拼“救市”。
截至目前,已经有18个省会城市出台了“救市”政策,如郑州、兰州、银川、杭州、合肥、南京、武汉、西安、福州……
你追我赶,拼命攀比。
各大省会城市之间的硝烟味,越来越浓。
但有一个残酷的事实已经缓缓展开:竞争越激烈,陪跑的就越多,最终只有少数几个强省会才能从竞争中胜出。

先来看看各大省会的楼市调控政策。
尽管看起来都花里胡哨,但是概括起来无非以下几个方面:
比如在限购和限贷方面,围绕“认房不认贷”,郑州、兰州、银川、贵阳、长春、太原、济南等城市已经明确出台了政策;
在购房资格方面,兰州、沈阳、杭州、武汉、长沙等城市已经鼓励养老和多孩家庭买房;
降首付方面,兰州、银川、贵阳、长春、太原等城市首付已经低至两成;
交易税费减免方面,沈阳、杭州已经将住房交易增值税免征年限从5年调整至2年。
限售期限方面,西安、武汉、济南等城市都不同程度松绑。
……
当然,也有一些城市另辟蹊径,玩出点新花样的:
比如郑州老人投靠子女可以多买一套房;比如长沙新政的“以租换购”;比如海口降低人才购房的社保和个税门槛;杭州三孩家庭参照“无房家庭”优先摇号……
你看,像不像一群爱攀比的小孩在掐架:
政策有没有效果先不管,但是别人有的,我就要有,别人没有的,我也要有。
这年头,好像不整出点救市政策,都不好意思叫省会。
事已至此,不知道大家想过没有:这些出台政策的省会,楼市真的都需要“救”吗?
恐怕,有些城市,是在“浑水摸鱼”。

对于大部分城市来说,出台政策确实是为了纾困楼市。
但是,对于另外一些城市而言,楼市似乎没有惨到要“救市”的地步,居然也匆匆就出台了政策。
比如西安,一边出政策救市,另一边房价不降反升。
不说别的,1-4月西安新房均价分别以0%、1.0%、0.4%、0.2%的环比涨幅上涨。
没错,相比那些楼市一泻千里的省会城市,西安真的很抗跌!甚至市场热度还挺高!
熟悉市场的朋友可能都听说过,西安曾经出现了连涨近6年的神话,直到去年10月调控收紧叠加疫情影响,才有所冷却。
一直以来,西安楼市就有两大特色:一个是易涨难跌,另一个是“万人摇”层出不穷。
整个2021年,西安共诞生了15次“万人摇”,而仅今年就已经出现了3个“万人摇”楼盘。
最夸张的是,4月的华润置地未来城市248套房,居然有46748组登记,直接破纪录干出个“四万人摇”。
单从市场行情来看,西安楼市似乎真的没有“救”的必要。
类似的,还有刚刚发布新政的成都。
据中指研究院一季度市场报告,成都商品住宅一季度累计成交528万㎡,较2021年四季度环比上升了2.9%。
作为这一波调控中最早回暖的城市,成都的楼市似乎只是在去年下半年短暂地冷静了数月,然后就又像猛火烧水,咕噜咕噜沸腾。
如西安和成都这样的城市,出台救市政策,总有点“火上淋油”的感觉。
这不,新政出台,西安和成都的市场开始迅速反应。
根据时代周报的采访,西安某些平常周日只能卖出2-3套新房的中介门店,在新政出台后的周日,立马成交超20套。
而成都531新政发布后,武侯区部分项目已经开始收回折扣,一些中介朋友也告诉我,平台上部分卖家已经上调了挂牌价。
所以,如果把政策的出台的原因归为“市场不行了”,那就太天真了。

对于像西安和成都这样的城市而言,救市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
1.响应上头“政策应出尽出”的要求;
就像我们能够真实感受到的那样,今年到如今无论是货币端还是政策端,都是偏向积极。
按理说,无论是降息还是救市,节奏一定要稳。
但是时间来到6月,无论是楼市还是经济,似乎都没达到想要的结果,必须要来点超预期的手段了。
5月接连的几个重磅大会都是要求各城市的政策应出尽出。
上面对于地方的政策出台力度,已经透露出了巨大程度的友好。
各个城市也立马会意,市场软踏踏的就赶紧救,市场即便还可以的,也赶紧抓住机会发布几个政策。
对于这些城市来说,这可是堂而皇之的刺激机会。
结合过去的几轮周期来看,政策一倾斜,猪都能飞天。
2.加大和其他城市竞争的筹码,引入更多购买力和劳动力。
我们都明白,房地产行业是最吃人口红利的行业。
这年头不抢人的省会都算不上一个合格省会。
昆明、石家庄、南昌、银川、福州、济南、大连等7个城市基本零门槛了,西安、武汉、成都、重庆等城市的落户门槛,也基本降到了最低。
再回头来看看这些救市政策,一个两个的全都把上车门槛往下降,为的是啥?
不就是为了多吸纳一些购买力,人一多房子好卖不说,消费、就业、产业发展甚至新城规划都有了依靠。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地方政府费了半天劲规划了新城想发展产业和经济,总要有人来吧?
城市的发展,必须要导入人口,没有人口,所有的规划都是空谈。
落户门槛降一降、买房门槛再降一降,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有房又有户口,何必留在一线使劲卷呢?
就好像上海解封前夕,合肥、武汉、长沙等城市已经陆续发布抢人的消息,上海慌慌忙忙连夜出台政策“留人”。
说白了,当下的很多省会城市,真的是拿着十足的诚意在揽人。
但是即便如此,也建议你平常心对待,不要太激动,更不要太悲观。
千万不要觉得政策宽松,货币放水,随随便便找个省会买套房就能立马翻倍。
但也没必要太过看空,如果你还在观望,就真的可能会错过接下来3年内最好的入场机会。
记住这样一句话:这么多城市都在降门槛,选择权已经交还给个人了。
所以,乐观比悲观有用,筛选比观望要更重要。
但是,值得买的价值城市,只是少数!
不得不说,现在各个省会城市出台政策,越来越像经营企业。
但谁的营收最好,利润最高,谁能招到人,怕还是那些底层实力更强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