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企业落户成都

成都自贸区政策

今天,记者从成都市自贸办获悉,近年来成都自贸区市场主体发展迅猛,截至2021年底成都自贸区共有各类市场主体17.1万户,是2017年底的2.4倍。成都自贸区作为成都创新改革的试验区,在商事制度改革和推进企业开办便利化服务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并将改革成果陆续在全市范围内复制推广,产生了积极的示范效应,服务于经济可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市场主体翻了一番多 企业为何喜欢落户成都自贸区?

据了解,四川自贸区自挂牌成立以来,成都区域企业整体发展企稳向好,市场主体发展迅猛。截至2021年底成都自贸区共有各类市场主体171295户,是2017年底(71124户)的2.4倍。从区域看,成都自贸区高新片区是企业增长的主要集聚地,2021年新登记企业32560户,占自贸区登记总量的63.29%。从发展速度看,成都自贸区天府新区片区新登记企业同比增速最高,达102.4%。从新增注册资本看,成都自贸区青白江片区增幅最大,达232.19%。

市场主体翻了一番多 企业为何喜欢落户成都自贸区?

从探索企业住所(经营场所)申报登记制试点改革,到开展企业简易注销改革试点工作,再到全面深化“证照分离”改革、推进企业名称登记管理改革、开展商事主体登记确认制试点、试行经营范围备案制改革等,成都自贸区围绕商事制度改革和推进企业开办便利化服务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并陆续在全市范围内复制推广,形成了积极的示范效应,服务促进高质量发展成效逐步显现。

2021年11月26日,成都鸿图共聚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办理取得了一份与众不同的营业执照——全市第一份通过登记确认制办理的营业执照。该公司工作人员雷霞说,他们原本准备了一周时间办理登记注册,结果只花了不到两个小时就办完了,完全没想到效率这么高。

企业办理登记注册之所以这么快,这是源于成都自贸区开展商事主体登记确认制试点改革。成都市市场监管局指导高新区市场监管局,在高新自贸区内试点商事主体登记确认制,探索将商事登记由行政许可向行政确认转变。在申请人提出商事登记申请并作出信用承诺后,登记机关依法进行形式审查,不再实行行政许可,改为行政确认,通过登记确认商事主体资格和一般经营资格,签发营业执照并予以公示。

市场主体翻了一番多 企业为何喜欢落户成都自贸区?

不仅如此,成都高新区还在全省率先试行企业经营范围登记“备案制”。企业不需要将所有经营项目填写到申请单上等待审批,除依法须经批准的许可经营项目外,一般经营项目在营业执照上只记载主营项目,其他项目由企业在章程或协议中载明。试行经营范围备案制改革进一步降低登记难度,节省登记时间,提高创业者申办成都公司注册便利度。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杨富 责任编辑 何齐铁 编辑 宋和霄

市场主体翻了一番多 企业为何喜欢落户成都自贸区?,成都自贸区政策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4-0858-9752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