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总部落户成都
去过重庆和成都,谈谈对这两个城市认知。
【成都的无奈】
成都平原,作为盆地中的盆地,相比于重庆,有两个天然的劣势,没有大江大河,空气流通性差。
这就导致了成都自近现代以来,无法大量引进工业,不然很容易空气质量下降,雾霾遮天…
所以成都“无奈“的选择了互联网和金融。
成都自称“中西部互联网第一城”,目前看来确实是。无论是重庆、武汉还是西安,都拿不出有力的反驳理由。这也是为什么成都在最近几年能在网上炒的火热,毕竟作为“王者荣耀”的故乡,成都这个弯道超车玩得确实很秀。
可成都的互联网依旧很无奈。
深圳有腾讯,杭州有阿里,而成都?什么都没有。
成都最大的问题就是拿不出本土大企业。曾经被成都寄予厚望的“锤子科技”,到头来就只赚了个锤子。而如今,腾讯天美等外来互联网霸权在成都风行,成都就不再是互联网创客们的土壤。同样在成都上班,互联网人才为什么不选世界五百强的腾讯而去一无所有的搞创业?锤子失败之后,成都,注定不会再有互联网大企业…
然而,国家自“十四五”以来,就不再重视互联网企业,倡导回归实业…
【重庆的一根筋】
近现代以来,重庆异军突起为内陆大都市,靠的就是工业。所以重庆过去近百年,都算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条黑路走到底”…
错过了互联网的浪潮,这确实是重庆失策。但是长江的优势,也让重庆成为了内陆工业的核心。汽车制造、电脑生产、军工装备都是重庆制造业最闪亮的“金字招牌”
至于重庆金融小贷方面的优势,我感觉完全是无心之举。
【成都的尝试】
成都平原不适合发展工业,这确实是成都不可逃避的地理劣势。过去十年,成都政府盲目的招商引资搞工业,其结果是“经济上去了,污染也上去了”。
随着最近拿下了“公园城市”的招牌,成都必须要搬掉成都平原里的工厂,以提升龙泉山西部的空气质量。但这也就意味着成都好不容易搞起来的第二产业将被彻底失败。
但成都也没有干坐着。成都拼死也要赶上“省会扩容”的末班车,合并位于龙泉山另一侧的简阳。
但东部新区能否真正发展起来,而不是停留在网友口中的“炒房概念股”,还是个未知数…
成都近乎“透支未来”式的地铁发展就是个大问题。过去十年,成都地铁里程狂飙到全国前四,铺到了很多甚至不算中心城区的地方,但这完全是在透支未来,成都新一轮的地铁里程规划就远低于重庆杭州等城市。
天府机场也有这巨大的问题。位于龙泉山以东的天府机场虽然通了地铁,但还是离城区太远了,去一趟需要两个小时,而成都将很多航空公司从双流赶到了天府,民众怨气很大,毕竟从成都市中心到重庆江北机场也就两个小时,而且重庆江北的机票经常比成都便宜好几百块钱…
可以看到成都真的在不计代价的试图发展东部新区,但是也有点拔苗助长的意味,成都市民好像并不买账……东部新区的未来,只能拭目以待。
【重庆的破局】
虽然重庆有江能够更快的带走污染,但是重庆也意识到将工业放在主城区会导致环境变差。
可惜,与成都的行政吞地不同,重庆本来就地盘巨大。重庆的优势在于,即便把工厂迁到距离主城上百公里的区县,所创造的经济数据依旧属于“重庆”。
于是乎,重庆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工厂搬迁”扶贫政策。重庆周边区县由于得到了大量外迁工厂,GDP等数据迅速飙升,原本众多贫困线上下的地区也因此走上了经济腾飞的路。
而主城区,做好了城市核心的功能,大搞服务业。由于山水的分割,重庆本身就呈现了组团式发展的模式,工厂的外迁,也彻底为重庆腾出了空间,重庆主城将彻彻底底的走上一条“省会”般的道路。
【成都的优势 重庆可以复制】
成都目前绝对的优势就在于互联网。可成都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没有本土大企业。唯一的新希望也是搞农牧业的。重庆靠着自身的政策优势,拉到了“中国智博会”这个大利好,第一届智博会,马化腾亲自站台,腾讯阿里相继宣布“将在重庆建设西区总部/西南总部”。
【重庆的优势 成都学习不来】
重庆有三大优势:扬子江、面积大、直辖市。
长江促使了重庆成为内陆工业中心,这一点成都无可奈何。
面积大让重庆可以肆无忌惮的以“共同富裕”的旗号将工厂分散安置到区县。
直辖市使得只要重庆领导班子想有作为,重庆就可以拉到无限的政治资源。
【金融里的双城之战】
成都、重庆为了“西部金融中心”的名号争得不可开交。所以,回到成渝金融中心之争,
有人说选择成都更优,但是选择重庆更稳。
补充一下成都、重庆房价这个点吧。
这个一方面是供给需求,重庆地多。
另一方面是重庆是直辖市,中央拨款够,成都极大的依赖土地财政,成都需要圈钱。
这个我口说无凭,你看看京津沪渝四大直辖市和蓉汉宁杭四大省会的土地财政依赖度你就知道了。
对比广州和深圳也很直接。
所以,我的结论,
纵使成都现状略好,但重庆潜力更大。
重庆确实是因为是直辖市才更有潜力,但没有办法,重庆就是直辖市。
腾讯西部云计算数据中心二期项目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
川观新闻记者 程文雯
3月17日,成都东部新区2021年第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简州新城阿里云西部云计算及数字服务基地项目建设现场举行。

此次集中开工的15个重大项目,集中于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两大领域,总投资310.3亿元,包括百亿级项目1个,十亿级项目2个。
据悉,此次开工的项目,全部按“全方位服务新区功能提升”的要求和三个“有助于”标椎选取。具体来看,项目有的有助于高效率要素流通,例如新开工的龙马大道改扩建、龙马湖CAZ片区次支路及管网、先进汽车科创空间片区路网、环湖路及未来医学城路网等项目,均服务于密切功能区联系、形成片区内部循环;有的有助于高显示度产业品格塑造,聚焦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相互成就、三次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需要,推进阿里云西部云计算及数字服务基地、智能制造机器人研发生产、金融创新中心一期等产业化项目开工,为加快成都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重心东移吹响号角;有的有助于高素质人群集聚,对标“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要求,启动蓝绸带二期、国际体育产业社区起步区项目建设,为吸引高素质人群“流量”转化为“留量”形成支撑,为新区人口总量增加、结构优化提供容量。

成都东部新区自2020年5月挂牌成立以来,全力以赴夯实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根基,2020年下半年,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加速度增长,半年同比增速达到21.5%。今年1—2月,成都东部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5.4%,实现“开门红”,“塔吊林立、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初步形成。

今年,东部新区全年首批计划实施156个重点项目建设、计划总投资达2913.5亿元。其中,计划新开工建设的76个项目,涵盖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承载、产业化等门类,总投资1203.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48.1亿元。
>>>项目点击
阿里云西部云计算及数字服务基地项目

该项目是目前阿里云全国发展战略,西部以成都为中心的云计算及数字服务基地项目,将覆盖成渝两地数据业务,聚集一批数据服务上下游生态企业,打造国内领先、世界先进的新一代高性能绿色数据中心该项目是阿里巴巴实施重大核心技术研发攻坚和面向未来的数据中心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也是四川省成都市重点引进的新基建项目和率先落户成都东部新区的重大产业项目,将推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经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在成都东部新区聚集发展,构建新经济产业生态圈,拉动西南地区数字经济相关产业近干亿产值。
项目选址东部新区简州新城和未来科技城,用地各约300亩,总投资约500亿元。将按照“低碳、绿色、安全,高效原则,建设DC中心数据研发中心、云计算、大数据等产业生态基地等,运营中心设在未来科技城,两园区物理上互为备份,保障业务运行可靠性。
简州新城项目位于简州新城方家林大道东侧总占地面积301亩。项目由10栋数据中心楼220用户变电站、ECC楼运营管理中心等组成,总建筑面积约25万平米,将建设超过20万台服务器机柜规模的超大型数据中心基地,为中西部地区提供一流的大数据、云计算、智慧城市、软件、电商等服务的数字基础设施,首批模组楼计划于2022年9月建成投产。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
阿里云西部云计算及数字服务基地项目在成都东部新区开工,腾讯西部云计算数据中心二期项目
成都排名全国第6位,根据对2021年互联网三大巨头(腾讯,阿里,字节)和华为社招岗位数统计,成都总共为840位其中(腾讯在蓉招聘349位阿里在人招聘185位,字节在蓉招聘254位,华为在蓉招聘52位)排列中西部第一。值得注意的是腾讯和阿里的中西部总部所在地(中西部唯一直辖市)共计招聘85位,其中,腾讯27位阿里58位。大公司官网社招岗位数是风向标识的数据,体现了城市竞争的核心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