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7年7月20日执行“普通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技能人才入户”政策以来,已有98619名青年人才到新区落户,占全市的45.1%。

人才来了,他们在新区工作、生活得怎么样?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新”生活。
新区潜力无限
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舞台
王诚是成都通甲优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一名普通员工,去年随公司一起来到天府新区。工作一稳定下来,王诚便到西博城办理学历落户,正式成为了一名新区人。

资料图丨成都人才落户新政实施第一天,天府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办理现场
王诚说,2012年毕业后便选择在成都发展,之所以来到天府新区,是看重天府新区今后无限的发展潜力,这种潜力自天府新区担负着治蜀兴川“百年大计”诞生开始,既来自于超前的城市空间、产业布局、社会治理规划,也来自于目前新区发生的巨大变化。
在公司,王诚主要负责知识产权、项目申报等工作,因此和政府部门打交道的时间非常多,服务型政府是他嘴上经常提到的一句话。他说,新区目前有大量关于企业发展、人才服务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时常会有工作人员主动和他们对接,讲解政策内容,引导办理。

每天上班下班,王诚喜欢一边骑车,一边欣赏这座城市的变化。不上班时,王诚喜欢和家人一起去新区的公园里边溜达,看看湖景,呼吸新鲜的空气。前段时间,他在新区的一个楼盘买了新房。“如今我们就算是定居在新区了,希望能够在新区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新区变化太大
希望在这里有更好的发展
算上在电子科大念书的日子,于立岩应该是资深的 “蓉漂”了。他认为,成都这座城市很符合自己的发展规划,软件、智能制造产业基础完善,并且成都拥有着张弛有度的工作和生活节奏。
谈及对天府新区的印象,他说,“无论是城市规划,还是产业布局,天府新区都具有与众不同的远见”。他认为,天府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政策优势不言而喻。同时,它将高科技产业融入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对于年轻人来说极具新引力。
这些年来,天府新区的变化于立岩都看在眼里。目前,他正准备买房。“新区的房价与城市的发展很匹配,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管理者的远见。希望今后能够在新区有更好的发展。”

相比于上海
我更享受这里的工作生活节奏
2016年年底,陈昌明和朋友一起来到成都游玩,丰富的美食、休闲的生活方式、成熟的软件产业环境一下子吸引了他,来成都发展这个念头开始在他的心中发芽。回到上海后,陈昌明开始在网上投递简历, 最终,他选择了成都赫尔墨斯科技有限公司,来到天府新区。
目前,陈昌明在公司主要负责航电设备软件开发,作为一家专业的航空电子系统供应商与3D视觉云运营商,赫尔墨斯今年正式在新三板挂牌,发展势头喜人。用他的话说,工作就得全力以赴,闲下来则应该享受成都松弛有致的工作、生活节奏。
上个月,新区公布了“天府英才计划”2017年入选名单,陈昌明成功入选人才项目类优秀技能专项“。除了新区对人才的重视,新区的发展速度也让他印象深刻。他说,刚刚来到兴隆湖畔工作时,周围只有一两家公司,如今像航天科工、诺基亚上海贝尔等越来越多的知名企业入驻。同时,兴隆湖边的餐饮、休闲等配套设施也已经完善,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天府英才计划深入推进新区公安办证中心
多措并举推动人才落户
去年7月,成都发布“人才新政十二条”,提出了优化人才落户制度、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建立蓉城人才绿卡制度、开展全民技术技能免费培训等12条具体措施,具有普通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青年人才,凭毕业证来蓉即可申请办理落户手续。

资料图 | 兴隆湖畔的人才公寓
作为“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重要节点的天府新区,人才的招揽、储备、引导尤其重要。为方便人才落户,天府新区公安分局办证中心通过加设窗口数量、延长办证服务时间、优化办证流程等方式,不断创新服务模式,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此外,为解决未预约的外省籍学历入户人员及时入户的问题,办证中心创新性设立了 “外省籍学历入户受理窗口”,安排专人负责对申报材料进行先期审核、扫描存档,下班后集中办理,邮寄给申请人,成为成都第一个开展准迁证邮寄服务的办证中心,建立起网上预约、现场办理、邮寄受理的“三位一体”全方位服务体系。
除了学历落户,在天府新区,一棵名为“天府英才计划”的 “梧桐树”正在茁壮成长。这项计划通过设立10亿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等一系列措施,奖励补贴引进的各类人才,资助人才项目,对人才入户、安居、教育、医疗全面保障。
今年年初,《成都天府新区人才公寓和产业园区配套住房具体建设要求》下发,安排部署位于天府中心、天府·鹿溪智谷、鹿溪医谷3个点位修建人才公寓共计5000套。在兴隆湖畔,一栋红白相间的小高层建筑主体已经完工,正在内部装修中,这是天府新区人才公寓过渡房,共计524套,预计今年10月份交房。届时,人才们可以拎包入住,在兴隆湖畔,寻找工作与生活的平衡点。